我以为我是万人嫌 第127节(第 2 / 5 页)
以具有悲情意味结局的角色也并不少,小侯爷只是其中的一名罢了。
    平平无奇,无甚可期。
    ——这是薛慈的想法。
    他是在后期进组补拍的,也并不觉得自己的角色有多精彩出新,拍摄结束后便陷入了诸多麻烦当中。研究新课题、平衡父兄之间和谢问寒的矛盾、偶尔还要抽出时间应付来自薛家的嘘寒问暖……薛慈的社交圈又比较自闭,对他无脑彩虹屁的人还是少。何况哪怕薛正景和薛浮把《侯门》刷了十来遍,也不是很好意思在薛慈面前狂吹他演得有多好,角色多能打动人。
    矜持是一方面,万一把薛慈吹得真就从此做演员不继承家业,就是另一方面了。
    总体而言,就是“小侯爷”一角哪怕在网上口碑爆了,对薛慈而言,听到的赞誉却更像是合作性质、礼貌性质的夸奖。比如云导会说他演得好,和他演对手戏的高莹莹、江离墨会说他演得好,只是因为大家都是同事罢了。
    这些复杂的前因在前,导致的就是薛慈听见“后果”时,对着秦经纪,头上缓缓冒出了一个“?”
    “我也要去吗?”薛慈诚恳发问。
    他的戏份也就是比龙套要多那么一点而已。
    秦经纪却显然没有get到薛慈的意思,他缓缓道:“毕竟整个《侯门》剧组包括幕后人员都被邀请了……”您作为人气角色,奖项的有力竞争者,被邀请也很正常啊!
    听到是人人有份的,薛慈才知道自己误会了(?)。
    这次的鲸落晚会提名和上次金曲晚会提名不同,金曲晚会的邀请来得太仓促了——对薛慈而言。
    那时薛慈的行程已经满了,因为一个奖项去更改计划未免棘手麻烦。但是鲸落晚会的邀请却来得很早,要提前腾出时间并不难。
    这是整个剧组共同努力得来的机会,薛慈除了拍戏就没配合过宣传,已经够摸鱼了,参加一个走过场的选拔也并不算过分。
    薛慈和秦经纪安排好时间,那边就和剧组接洽好了。
    薛慈能来是意外之喜,他连上次板上钉钉的金曲奖都没去领奖——在这层渊源下,云导觉得是他和薛慈的交情好,薛慈才来的,顿时那个精神焕发,逢人就笑,脾气好了不止一个度。
    ——倒是没人觉得薛慈是耍大牌。
    因为人是真大牌啊!
    不提其他领域的成绩,第一次出演就碰上封神电影,贡献封神演技,甚至让编剧改写剧本的,往前数五十年也就这一位,已经可以预想到薛慈现在的身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