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第 9 / 19 页)
   按照医生的说法,两个多月胚胎发育已经成型,最好做人流。
    医生通过医疗用具,将子宫内的胎囊清除,时间不长,直接干脆,而且在麻药的作用下,病人没什么痛苦。
    若是药流的话,必须月份要小。
    因为药流是通过药物,使得胚胎坏死,脱落。
    倘若胎囊过大,容易造成流产不全,进行二次清宫的可能。
    两者比较,各有所长所短,大体来讲,药流对人体的伤害较轻,人流是用器械,伸入宫腔,将胎囊刮掉。
    手法或轻或重,也说不准。
    但是过多的人流刮宫,会使得子宫壁变薄,增大不孕不育的风险。
    余静之所以坚持药流,是因为没有家人签字和护理,再来她害怕那些冰冷的器械,而药流按照网上某些过来人的说法,跟来月事差不多,只是比较疼。
    老太太略作迟疑,将铁门打开,看了她一眼,语气平常道:“进来吧!”
    女孩推开大门,对方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并且不忘记,让其锁好门,余静照做,眼睛止不住的四处打转。
    院子不大,没有多余的杂物,屋舍是平顶的。
    显然这户人家,人口比较少,跟在对方后面,女孩进了屋。
    同小时候住的村屋比较像,东西堂屋,老太太打开了东边的房门。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去:房舍不大,有一排玻璃柜台,里面稀稀落落摆着药盒。
    老太太走过去,先是拿出个红色,长方向的包包,示意她将手放上去,跟着开始给她号脉。
    两分钟后,她收手,问道:“谁让你来的?”
    余静直言不讳,老太太微微一笑,从柜台的下面,取出一个纸包。
    打开后,放在其面前,让其看的清楚:这便是打胎药,医院,门诊不方便卖的,她这里都有。
    她以前是个乡村野医,起先用的还是大黑丸。
    那东西现在已经绝迹,她也与时俱进,搞了些时髦的玩意。
    毕竟这东西,要比大黑丸来的快,较为保险,而她退休后,便窝在家里,靠着原本的人脉,接些小活儿。
    别人怕担责任,不敢招待的人,她却不怕。
    毕竟孤家寡人,靠老天活着,生死有命,毫不畏惧。
    告诉了女孩用法,收了钱,老太太看她年轻,定然有难言之隐,才会找到自己。
    所以话便多了起来,好心的问她,若是没地方呆,就在这里住下,收费低廉,余静毫不迟疑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