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郎家的赘婿首辅 第408节(第 3 / 5 页)
按什么好心。”
黎周周:“……那时候多小啊,肯定忘了,就是面上话,你还来气了。”
“反正咱黎照曦年纪小,才是初中小屁孩,怎么说也得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再找对象……”顾大人絮絮叨叨念叨。
黎周周早习惯相公说些他听不懂的词,但意思明白了,想福宝晚一些再说亲事。说到亲事这茬,便说:“之前大嫂还来同我说话,该给莹娘看夫家了。”
“她过去也没什么圈子,如今相看晚了,是两眼黑,我想着不如咱家摆个宴席,我做东,请一些大嫂相看合适的人家来……”
顾兆对郑家内宅事其实不太想插手,但孩子真是无辜的,尤其是老大莹娘,当年三家都是小官时,这孩子他也抱过哄过,小丫头过了年就十八,放在京城是大姑娘了。
在昭州倒是无所谓。
“那就办一场,不过你问清大嫂意思,多年没见,事关孩子婚事,就让她别太委婉了,说直白点,好好分析分析。”顾兆道。
上次那顿饭吃的,大嫂性子更是‘迂回’了。
第232章 盛世一统17
光武元年,十一月秋末。
光武帝历无病率军北上亲征。动身之前还有件小事,就像顾兆猜的那般,原先死谏撞柱被拦下的两位言官,到了出征前夕,一前一后得了风寒,请了折子意思去不了了。
当然话说的冠冕堂皇,一通大道理,意思是臣也想追随圣上可惜身子不行云云。
顾兆看着桌案上的奏章,心里为这两位言官默哀了下。
其实要是怕了,说实在话,历无病兴许就放了一马,可折子上都表自己忠心可鉴,只是年迈偶然风寒实在分身乏术——反正意思是不是不想去是没办法。
历无病能给这两位‘贤名’?
当天苟贵就去了两府发圣上口谕,一句话就是你们死了,那就孩子顶上,不然抬也一块抬走,告老还乡也没用。
这俩臣子年迈,要真是风寒,一路行军过去,十有八九会要了两人老命,可这俩人犯在历无病的手上了。顾兆也没办法劝,也不想劝。
历无病这般做,是杀鸡儆猴,也是替他壮首辅声威,他岂能拆台?
或许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沾了皇权,有些事情避不开的。
全京城的文官都看到了那两位大臣下场,寒了不少老臣子的心,意思当今圣上下手太狠太毒,赶尽杀绝啊。
可没人求情。
那两位老臣被历无病捏的死死的,本是装风寒,如今听了口
黎周周:“……那时候多小啊,肯定忘了,就是面上话,你还来气了。”
“反正咱黎照曦年纪小,才是初中小屁孩,怎么说也得大学毕业,工作几年再找对象……”顾大人絮絮叨叨念叨。
黎周周早习惯相公说些他听不懂的词,但意思明白了,想福宝晚一些再说亲事。说到亲事这茬,便说:“之前大嫂还来同我说话,该给莹娘看夫家了。”
“她过去也没什么圈子,如今相看晚了,是两眼黑,我想着不如咱家摆个宴席,我做东,请一些大嫂相看合适的人家来……”
顾兆对郑家内宅事其实不太想插手,但孩子真是无辜的,尤其是老大莹娘,当年三家都是小官时,这孩子他也抱过哄过,小丫头过了年就十八,放在京城是大姑娘了。
在昭州倒是无所谓。
“那就办一场,不过你问清大嫂意思,多年没见,事关孩子婚事,就让她别太委婉了,说直白点,好好分析分析。”顾兆道。
上次那顿饭吃的,大嫂性子更是‘迂回’了。
第232章 盛世一统17
光武元年,十一月秋末。
光武帝历无病率军北上亲征。动身之前还有件小事,就像顾兆猜的那般,原先死谏撞柱被拦下的两位言官,到了出征前夕,一前一后得了风寒,请了折子意思去不了了。
当然话说的冠冕堂皇,一通大道理,意思是臣也想追随圣上可惜身子不行云云。
顾兆看着桌案上的奏章,心里为这两位言官默哀了下。
其实要是怕了,说实在话,历无病兴许就放了一马,可折子上都表自己忠心可鉴,只是年迈偶然风寒实在分身乏术——反正意思是不是不想去是没办法。
历无病能给这两位‘贤名’?
当天苟贵就去了两府发圣上口谕,一句话就是你们死了,那就孩子顶上,不然抬也一块抬走,告老还乡也没用。
这俩臣子年迈,要真是风寒,一路行军过去,十有八九会要了两人老命,可这俩人犯在历无病的手上了。顾兆也没办法劝,也不想劝。
历无病这般做,是杀鸡儆猴,也是替他壮首辅声威,他岂能拆台?
或许真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沾了皇权,有些事情避不开的。
全京城的文官都看到了那两位大臣下场,寒了不少老臣子的心,意思当今圣上下手太狠太毒,赶尽杀绝啊。
可没人求情。
那两位老臣被历无病捏的死死的,本是装风寒,如今听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