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节(第 3 / 4 页)
的甜,炖的时候放上大半桶老母鸡鸡汤,就连豆腐都进了肉味。
    二棉厂效益好,食堂的大师傅做饭肯放油和料。
    这年头不管什么菜,只要肯放油,味道都不会太差。
    吃汪常阳说起了最近看的书,“于连喜欢看卢梭的《忏悔录》,我大学的时候在图书馆看到过,不过没有看太多,看回头能不能找到这本书,你要不要也读一下?”
    汪常阳喜欢读外国名著,这让阮文忽的放下筷子,“汪主任你英语怎么样?上次我去省城,看到新华书店打广告说找人翻译外国名著。”
    她真是当局者迷。
    汪常阳读研最大的问题,是家里没了经济来源,没办法养家。可即便是去读研,也有挣钱的门路呀。
    比如说汪常阳有同学在新华书店,完全可以接英语翻译的私活。
    汪常阳连连摆手,“翻译?这个我不行,不行。”
    “没试试看怎么就不行呢,我之前在省城买了两本书,要不借你一本你试试看能不能翻译出来。你要是去读研的话,完全可以找外语系的学生合作,一个粗翻,一个校正,这样一来生活费养家的钱,大概也能赚到手,你觉得呢?”
    这个建议让汪常阳心动了一下。
    他听到研究生恢复招生的消息时,的确心动了。
    可看到老母亲还有两个孩子,希望的火苗又生生扑灭了。
    他去读书,孩子怎么办?
    没了工资,拿什么养活他们?
    这些年来他把精力放在工作上,本就疏忽了俩孩子。
    可阮文的提议让他的心又雀跃不已,“那我试试看?”他一直没断了学习。
    头些年一直说什么读书无用,但汪常阳觉得读书有用,不然他怕是和父辈一样在黄土地里刨吃食。
    曾经的大学生不敢太明目张胆,私底下在学习充电。
    汪常阳经常委托在省城新华书店的朋友给自己寄过来一些书,其中不乏全英文的书籍。
    为了不被人发现,那些书做了层层伪装。
    没曾想,这些年来的学习,倒派上了用场。
    “就是嘛,试试又不花钱。”
    阮文从省城带回来了两本英文,一本是艾米莉·勃朗特的《wutheris》,另一本则是美国通俗《rebecca》。
    在国内,艾米莉·勃朗特不如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出名,但就阮文个人喜爱度来说,《呼啸山庄》比《简·爱》更讨她喜欢。
    而《rebecca》的悬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