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愿(第 1 / 3 页)
    六年有多长?
    两倍的诉讼时效,两千一百九十天。
    六年的时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一名小学生可以从一年级入学念到毕业,一条地铁能从施工到竣工,一栋摩天大楼能够平地跃起,一座待拆房也足矣夷为平地。
    一个人也能从幼稚走向成熟。
    林杭在会议室里无聊地转着笔,手底下的律师正在介绍上一年度她的团队完成的一个并购案例,是一个老牌传统媒体国企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案子:国企吸收合并新媒体企业,重大资产重组,并注入四块资产,同步募集百亿元配套资金。
    这个案子是林杭牵头的,完成这个案子后,她在去年年底评了合伙人。
    六年的时间,让她从一个初出茅庐的实习律师走到今天。
    窗外是初春的北京,鳞次栉比的高楼,钢筋水泥塑造的森林。
    坐在会议桌对面的负责人看完这个案子后,被她的业务能力说服,决定和她签订代理委托书,林杭露出商务的笑容和他握手,并预祝这个项目进展顺利,合作愉快。
    她回到座位整理手中的资料,正转身离席,坐在项目负责人旁边的公司法务朝她走了过来:“林律师。”
    林杭微笑:“您好。”
    “秦彦。”对方面带温和的笑容自报家门,“林律师只做非诉业务吗?”
    她上下打量眼前的男人,看上去应该是她的同龄人,就已经是这么大的上市公司的法务总监,长相英俊,笑容阳光。
    林杭一时之间有点失神。
    “林律师?”秦彦出声打断她的失神。
    “不好意思,叫我林杭就好,”林杭回过神,“也做诉讼,不过相对较少。”
    “这样,”秦彦没再追问,给她递上名片,“再联系。”
    林杭点头接过来,转身离开:“再联系。”
    秦彦把手背过身后,用耐人寻味的眼神注视林杭的背影。
    林杭下班回到家,谢用彤正坐在餐桌旁拆快递。
    这是她在北京的家。
    不同于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十多年的旧居,也不是和舍友“分摊”生活的宿舍,而是登记在她本人名下的不动产。
    “你买了什么?”林杭疑惑地问道。
    “空气炸锅!”沉浸在拆快递中的女人头也没抬地回答。
    谢用彤来北京出差,借住在她家里,还没住到第三天就给她添了个锅。
    终于拆完快递,她兴冲冲地接上电源,二话不说就要开始操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