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香(第 2 / 3 页)

    那几个打马玩鹰的公子哥,大多都参与其中。
    好巧不巧,他们都找了同一个捉刀。
    非一香。
    不知非一香是男是女,只知道被查出来的他代笔八人。
    也就是说,同一个题目,他写了八篇文章。
    包揽了叁甲。
    这样的奇闻异事传遍京城,大梁国最偏远的地方也应该知道,文妖非一香。
    才高八斗,多智近妖。
    而最为传奇的是,是科考舞弊案落幕后,皇帝舅舅公开言明,赦非一香无罪,要聘他做官。
    他却像消失了一样,没有揭榜。
    自那以后人间蒸发,再也没出现过。
    来无影,去无踪,只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她最喜欢的版本里,非一香是一个奇女子。
    戏中诗文有曰:
    云峰满目放春晴,历历银钩指下生。
    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
    因为是女儿身,不能参加科考,给人代笔。
    声名大噪。
    却又不能出仕为官。
    令人扼腕叹息。
    她就不止一次和萧衍抱怨,为何女子不能从政。
    她想若是女儿家可以为官,那非一香说不定能官拜宰相。
    不过后来这事便宜了萧衍。
    那届春闱被废,另设了秋闱。
    是由皇帝舅舅亲自出题。
    天下学子皆可考。
    萧衍创造性地提出试卷糊名后,再用朱笔誊抄,以免因为字迹产生作弊的可能。
    皇帝舅舅赞誉有加,当即采纳了建议。
    最戏剧性的是,那届科考的状元,就是萧衍本人。
    他作为皇子参加科考本就是个奇事,夺得状元更是让人惊疑,舞弊一事又甚嚣尘上。
    皇帝舅舅放出前十甲的文章,天下皆可评。
    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萧衍拔得头筹。
    民间又有一种新的传言,萧衍就是非一香。
    他代笔捉刀,参与科考,都是为了党同伐异,争夺储君之位。
    而萧衍则宣布放弃状元官身,再次打破了传言。
    他不靠出身,刻苦读书,和平头百姓一样参加科考,点燃了每个读书人的希望。
    而且他竟然是大文豪林子业的关门弟子。
    萧衍在民间声望更高,被传成了以一己之力,整治科考舞弊,肃清不正之风,为天下士子开路的大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