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第 2 / 3 页)
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殖。失我阏氏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在塞北,阏氏山上盛产的就是这种做胭脂的花,当地叫阏氏,后由张骞带到中原,不知怎地传成现在的名字胭脂。”
    看薛家兄弟听的仔细,细宝继续认真忽悠:“你查查后唐马缟的也可以查到,那本书中有记载:‘燕脂盖起自纣,以红蓝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国所生,故曰燕脂。 ’,不管是燕脂还是阏氏,就是指现在的胭脂。”
    幸亏前世想报答娘子军的恩情,自己详细去了解过胭脂,现在掉起书袋来没有一点压力,自己还专程去淘吧学习过古法胭脂的做法,没想到在这里用上了排场,莫非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你在西北边塞这么多年,什么不好学,学女人家做胭脂?”
    刚刚细宝脸上那百年难得一见的温柔笑容,让薛宗泯很是刺心,想像着二位天真浪漫的少年男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头碰头一起做胭脂,头顶蓝天白云,脚下青山绿水,画面唯美、温馨。
    薛宗泯真是极度的不舒服,自己与细宝才是青梅竹马好不好!按惯例,薛大少不舒服就想找细宝的不痛快。
    细宝一看情形不对,立马先摆出一副伤心的模样说道:“我当初学是想帮我娘做胭脂的。”
    原来是这样,既然没有浪漫少女,薛宗泯心中就平衡了,但勾起细宝的伤心事,薛宗泯愧疚加心疼,接过细宝手中的杵槌:“我来!”
    过关了?细宝看薛大少终于不再追究,长舒了一口气。
    薛家兄弟发现,放在石钵中被反复杵槌的花朵,变成了红黄二种颜色,淘去黄汁,还真剩下了鲜艳的红色。
    薛宗洛用手沾沾:“这就是胭脂?”
    细宝也沾点到掌心,揉开,趁宗洛没注意,一把抹到宗洛的脸上,把宗洛抹了个猴儿脸,看到宗洛脸上顶着两坨鲜红的胭脂,乐得细宝哈哈大笑。
    宗洛追着细宝要把脸上的胭脂擦到细宝脸上,细宝坚决不同意,东躲西藏不让宗洛抓着。薛宗泯打断他们的玩乐,问细宝:“你就想拿这样的胭脂去卖钱?”
    “当然不是。”细宝摆摆手:“这就是粗制的胭脂,我研究过,现在市面上的胭脂就做到这一步,因为水状卖不方便,许多店家就拿糙纸渗润这种红水,阴个半干后卖,这种胭脂卖不上价钱。我要做的是精致的胭脂,跟市场上的有本质的区别,这样才能卖个好价。”
    想象着以后卖胭脂财源滚滚的样子,细宝流着口水说道:“到时候全国只我们独家生产,要怎么卖就怎么卖,我不发财谁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