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节(第 1 / 5 页)
    关于祁正会不会被劝退,也成了热议话题之一。
    这是大家第一次敢这么明目张胆的议论祁正,又担心受怕,又耐不住八卦的欲望,一边觉得有愧于良心,一边又忍不住再多嘴几句。
    反正他听不见,说说怎么了。
    反正人人都在说,我说一句也没事。
    校霸的八卦,谁不想多聊几句。
    只不过,不管学生怎么七嘴八舌,怎么争论,最后一排那个位置,再也没有人坐过。
    之前那些盯着她的人有了新的八卦目标,没时间管她了,夏藤的日子安静下来。
    卖校服的负责人终于“如期而至”,她买到了新校服,练习册复习卷也买齐,可以不用每天放学去复印作业,省去了很多麻烦。
    她渐渐养成一个习惯,每天进班,先看一眼最后一排。
    谈不上期待或是什么,她已经习惯后座是个空位,甚至她已经在心中预感,他不会再来了。
    *
    关于祁正的家事,夏藤是听沈蘩说的。
    她不是有意打听,只是……她想起祁正半边脸流着血的样子,他咆哮着质问的样子,他被一件又一件物器砸到身上的样子……他们只看到他在还手,他把他爸推下楼梯,他在发疯发狂,可是没人看到他眼睛里的绝望。
    *
    ……
    那年昭县来了一队下乡考察的城里人,队伍中便有祁檀,正值风华正茂,一副好皮囊,天生忧郁气息,不少年轻姑娘芳心暗许。
    苏家是昭县大户人家,和昭县政府互相成就,负责接待这次的客人,苏家两个女儿,大女儿苏池在城中读书,小女儿苏禾养在身边,天真烂漫,娇俏可爱,似一朵开在山谷的雏菊,沐浴最纯净的阳光与细雨长大,她什么样儿,美好便是什么样儿。
    这配置搁到现在,就是标准的新型乡村爱情,忧郁的城市男孩,纯朴的田间女孩,传出一段为人称赞的绝美佳话,歌尽爱情的欢喜与忧愁。
    故事的前半段确实如此,郎才女貌,天生一对,一个眼神就决定了一生的心动只为眼前这个人,可是苏家不同意,门不当户不对不说,苏禾还不到二十岁,家里人舍不得。
    其实打从苏禾出生,苏家便没打算送她去城里,更别说远嫁,她是最小的女儿,他们要她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活一辈子。
    苏禾为此与苏家闹得翻天覆地,爱情使人强大,也使人自私而盲目,她认定了祁檀,在那个年代,“非他不嫁”还算一句海誓山盟。
    方法用尽,就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