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最后的顽抗【二合一】(第 7 / 8 页)

    正因为清楚看到了敌我双方的阵亡比例,因此燕王赵疆心中倒也不急,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照这样打下去,涿城被他魏军攻破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是他不明白,为何马括还要做困兽之斗,难道他不明白,事实上这场战争,早已分出了胜负。
    “马括何以如此固执,死战不降?”在军议会上,赵疆不解地问道。
    在他看来,马括完完全全就是在进行一场注定战败的战争——这毫无意义。
    当时帐内,唯独张启功若有所思。
    事后,张启功私下对元邑侯韩普道:“蓟城犹做困守之斗,原因恐怕是君侯拥立的那位韩国君主……”
    元邑侯韩普也并非愚笨之人,顿时明白过来。
    正如釐侯韩武所猜测的那样,这场战争,韩国根本就没有投降、臣服的选项,张启功早已计划好了「使他魏国吞并韩国」的一系列准备,就像釐侯韩武所猜测的那样,待此战告一段落后,魏国将扶持元邑政权的那位傀儡君主作为韩国的君主,而待等魏国击退诸国联军之后,魏国就会时机叫那位傀儡君主献国,归顺魏国。
    是的,跟介子鸱一样,张启功亦是「大一统」思想的支持者,他与介子鸱的分歧,只不过在于「法治」与「儒治」而已。
    此后,魏军继续猛攻涿城,尽管马括率领全城军民死守城池,阻遏了魏军长达二十日之久,但最终,涿城还是无法抵挡魏军的攻势。
    在破城的那一日,有所预感的马括在城门楼上擦拭着自己的佩剑,那是他父亲马奢的遗物。
    一边擦拭着佩剑,马括一边暗自感慨,感慨自己首次独掌大军,竟然就是一场事关国家存亡的战争,更糟糕的是,他这一方在这场战争中处于绝对的劣势。
    真倒霉。
    他暗自苦笑。
    事实上在率军出征之前,马括便已看到了结局,但是,父亲临终前的叮嘱,以及先王韩然的恩泽,使他无法拒绝。
    “将军,魏军再次攻城了!”
    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传来了守城兵卒惊慌失措的喊声。
    “呼……”
    马括长长吐了口气。
    父亲,大王,括……已竭尽所能。然而,还是没能拯救这个国家……真不甘呐!
    脑海中闪过父亲马奢与韩王然的面容,马括嘴角微微一扬,勾起几分苦涩的笑容。
    深吸一口气,他手持利剑走向城头。
    “不必惊慌,括与诸君同在!”
    从始至终,他面色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