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通房后我跑路了 第21节(第 4 / 4 页)
——沫饽。
    这一步称之为救沸、育华。
    更是一锅好茶汤的关键所在。
    沸腾的茶水因置入熟盂中不再那么滚烫的泉水,一下子就变得平静,被成功止沸。
    宁樱立马将茶釜取到交床上,烹茶步骤完成。
    为了防止评茶的人们有失公允,秦王等人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但凡与斗茶者有关系的人都不能参与评茶。
    不仅如此,茶汤烹好后,酌茶会用屏风遮挡,叫人们分不清哪一碗是谁制的,防止藏私心。
    宁樱和贵女们制好的茶汤被婆子一一取到屏风后。
    酌茶很有一番讲究,同样需要烹茶人自己分茶。
    婢女们取来的茶盏都是一样的白瓷碗,没有任何标识,可有效防止作弊。
    酌茶讲究沫、饽、花在茶盏中的形态。
    先前宁樱已经有了计较,八碗茶盏均分掉茶釜中的所有茶汤,为了保证每一碗茶汤的口感相同,沫饽必须分配均匀。
    已经有贵女的茶汤被婢女送了出去,供评茶人品饮。
    主持送茶的婆子非常精明,并不是每一批的茶汤都是同一人烹制,有可能出自两人之手,也有可能出自三人之手。
    每碗茶盏旁还搭配了一块竹牌,竹牌上有红黄蓝绿黑白六种颜色,是被反扣着的,目的是便于区分烹茶人的身份。
    若是评茶人觉得合意,便留下竹牌,若是觉得不够格,则撤下。
    第一批送上来的八碗茶汤形态各异,有的汤色黄亮,有的则深些,有的浅些,因出自不同烹茶人之手,技巧不一,烹出来的茶汤也有区别。
    秦王伸长脖子观誉王桌前的茶汤,赞道:“这碗茶汤颜色好,星花点点,沫子丰厚。”
    誉王也赞同他的说法,端起茶汤闻了闻,老鹰茶特有的浓郁香气分外热烈,可见茶香是被激发出来的。
    第一印象极佳,他抱着好奇心小小地抿了一口,茶汤特有的苦味和涩感侵入舌尖,滋味醇和,细细回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回甘。
    这碗茶汤似乎引起了誉王的兴致,他又细细品了品,心中是认可的。
    秦王在一旁看着嘴馋,兴致勃勃道:“老哥子,让我也过过瘾?”
    誉王把茶盏递给他,秦王接过试了试,誉王问:“滋味如何?”
    秦王点头,“极好,没有辱没了老茶的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