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3(第 1 / 3 页)
    这天,她像往日那样去邮电所看报纸。
    第一眼就见那头版头条上,明晃晃的大标题就是关于停战协定的签署。这场谈
    判历经了两年多,其间打打停停、停停打打,而现在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她心里一阵激动。
    战争终于结束了。
    从一九五零年十月到一九五三年七月,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保家卫国之战,终
    于胜利结束了。
    这期间,全国上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即便作为一名普通百姓,也是感同身受。
    家里有启安二哥和二嫂奔赴在前线,村里有崔大婶子家的老二英勇杀敌,还有
    像叶先生这样的文人投笔从戎。
    而后方的“支前”活动,他们一家更是参与其中。
    回想起那一桩桩,一幕幕,不禁热泪盈眶。
    战争结束了。
    不知那人何时归来?
    *
    停战协定签署之后。
    叶抒文作为记者站中的一员,随着军区政治部先期撤离。这也是为了减轻后勤
    线上的压力,非战斗人员被安排在第一批回国。
    当他乘坐军列通过边境,踏上祖国的领土时,不禁热烈盈眶。
    回来了。
    英雄儿女们终于回来了。
    列车一路西行。
    途径京城时,稍作停留。
    这时,天已大亮。
    记者站的王主任找到叶抒文,说京城这边有一个战地报告交流会,组织上派他
    随同参加。
    接到任务,叶抒文立刻背上行囊,跟着王主任一起下了车。
    二人出了站台,就登上了一辆军用卡车。
    一个小时后,来到了京郊一处隐秘的军事基地。
    他和王主任报了到,就随着一名接待员进了大礼堂。
    这时,礼堂里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坐满了人。
    主席台上,有一位军人正在发言。台下的众位官兵都在认真地记着笔记。
    原来,会议已经开始了。
    他俩在最后一排,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他望着主席台,正认真地听着,就觉得前排有人扭过头来看他。定睛一瞅,一
    眼认出了那人正是李向梅。
    咋又碰上了?
    一年多未见,也未有任何交集,这人的恶趣味也该消散了吧?他朝着那边点了
    点头,就把注意力转到了主席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