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第 1 / 3 页)
    见闺女态度坚决,徐永泰只好叹了口气。
    他细细叮嘱道:“翠儿,日后若遇到困难,就给爹捎个口信过去,万不可自己忍着……还有,那青沙河上过往的船只,都要经过徐家湾,你这边有事儿,就去河边言语一声……”
    “爹,翠儿都记住了……”徐甜甜的声音有些哽咽。
    她对爹是既感激,又佩服。
    今天这一招威力颇大,可花费也不小。
    虽然是乡里乡亲,帮忙是应该的。可这船是租的,日后还得请乡亲们好好吃一顿,或送点东西意思意思,这又是一笔开销。
    这几年,家里的日子也不好过。
    可爹为了她,却舍得。
    乡里有句老话,叫“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可爹和娘呢,却时时刻刻把她挂在心里,说不感动那是假的。
    爹是个聪明人。
    无论是学识还是见识,非常人可比。
    像这样的人才,窝在乡野里实在是太可惜了。
    而爹的性子,一向洒脱豪迈。
    外表看着像个文人,骨子里却像个混社会的,得罪人也是在所难免。马上要面临着“土改”了,希望这一关能顺顺当当地过了。
    想到此,她又问了问家里的情况。
    知道爹那边已经找人写了文书,准备分家。两头大牲口和那头脚驴也悄悄送到了牲口市场上,托人去找买主。
    爹还准备在县城里赁间房子,把宅子里的家具、值钱的物件运过去。对外只说,穷得揭不开锅了,得卖了家具给娃交学费。
    听了爹的一席话,徐甜甜这才放了心。
    剩下的,就是希望爹能出去谋个事,不能继续在乡里搅合了。
    她知道在村里教书,不算个正经营生。以后,最多属于民办教师那一类的,与公办教师相比,工资福利待遇可是差远了。
    爹这么真心待她,她也得好好回报才是。
    坐在一旁的徐志和,只是静静地听着。
    在爹面前,他的话一向很少。
    现在,他在县里读高中,明年就要毕业了。
    家里已经准备给他说亲了,可他打心眼里不大愿意。
    可这话,和爹娘却说不通。
    按照乡里的习俗,恨不得一到十四岁就给娃说亲,好早早地定下来。他今年十七了,在乡里算是晚的,即便再往后拖,也拖不过年节了。
    徐甜甜对这个兄弟,虽然印象不深,可都是徐家人,就想帮他一把。
    她问了问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