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147节(第 2 / 4 页)
。”
    “那奴婢跟您回去。”
    “好。”
    杨婉牵着易琅站起身,对邓瑛道:“邓瑛,你替他们争吧,不用想后果,你这一辈子,不论长短,我都管。”
    ——
    贞宁十四年十一初五。
    京城内外,寺观击钟三万杵,在京的文武官员,以及从三品以上的命妇,皆西华门入宫,至思缮门临哭。
    一夜之间,天下缟素。
    司礼监正堂外,内阁的阁臣,以及六部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皆站在正堂外面,除了杨伦以外,个个都冻得浑身发抖。礼部尚书姜鹏道:“皇次子与皇后临小殓礼,这遗诏在立储一项上,应该是明了吧。”
    没有人回应他这一句话。
    姜鹏四下看了看,自己也有些尴尬,将手揣回了袖中,脖子也缩得更厉害了些。
    杨伦拍了拍肩上的雪,抬头看向司礼监的堂门,门上出来一个随堂太监,朝诸臣行礼,“各位大人请,几位祖宗已经坐定。”
    杨伦撩袍跨进堂内,其余众人也忙跟上。
    司礼监的内堂暖如阳春,何怡贤用一只银锤敲开一块老钻茶,用帕子碾开,递给胡襄,“去泡了来。”
    说完才起身与众臣见礼,“遗诏已请在香案上,请诸位大人奉诏吧。”
    贞宁帝的遗诏通共只有百余字,算得十分简短,全文前半段安排身后事,文辞中显示的事哀民之艰,丧仪从简。后半段才书定立皇次子朱易珏为嗣皇帝,继位大统。
    礼部尚书诵念完毕,阁臣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出声。
    何怡贤咳了一声,扬声道:“请诸位大人奉诏。”
    白玉阳道:“此遗诏为陛下病中所写,写时为垂询内阁,遗诏措辞我等还要斟酌,暂缓昭行。”
    何怡贤看向杨伦道:“这是内阁的意思,还是首辅大人的意思。”
    杨伦应道:“这不是谁的意思,是颁诏的章程。”
    何怡贤点了点头,“既是章程,我司礼监便没有异议。不过,内廷的大礼怎么行,大行皇帝大殓在即,遗诏不颁,何人领祭?”
    杨伦道:“大殓之间,内阁会将议定后的遗诏再呈皇后。”
    何怡贤轻轻敲着手中的茶锤,“既如此,我就将内阁意思回明皇后。”
    此话说完,茶也上来了。
    众臣却没有一个有心思喝这司礼监的茶。
    杨伦与白玉阳一道走出司礼监,白玉阳道:“我听你的意思,没有立时行封驳,但这不是长久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