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100节(第 3 / 4 页)
瑛,我看不开了,再难我也要跟你一起上。管他以后怎么样呢,我就不信了,我们不能好好的,看着我们维护地这些人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她说完仰头望向落雪的天幕。
    张琮退阁,历史的裂痕摆在了杨婉面前。
    对于杨婉来讲,这是她的个人英雄主义。
    即便她不是漏网之鱼,她也要拼命拼命地从这张网里游出去。
    历史学教人综合地看待一个王朝盛衰的规律,把所有人的行为和生死囊括其中。
    而杨婉要看的是“人。”
    易琅的恻隐,杨伦的矛盾,以及她自己的沉沦。
    来到大明朝两年,她忽然有些明白,穿越的意义是什么。
    不是自我崩溃,也不是狂妄地打碎他人观念,是作为一个鲜活的人活下去,遍体鳞伤地活下去,活着爱人,敬人,为人立命,或者为人立碑。哪怕一切都改变不了,也不要放弃成为他人真实的记忆。
    “邓小瑛。”
    “嗯?”
    “笑一个。”
    邓瑛立在伞下,望着杨婉摇头笑出了声。
    “过来婉婉。”
    杨婉听完这一声,想也没想,便一头扑入他的怀中。
    邓瑛轻轻地抚摸着杨婉的鬓角,“我原本并不想活得太久,但我现在开始奢求一个善终,我怕我活得太短,不够赎完我对你的罪行。”
    杨婉搂住邓瑛的腰。
    “我让你笑一个,你非让我哭,你现在得对着我笑十个,不然你今天就睡我床底下。”
    话刚说完,她的脸就被捧了起来。
    邓瑛的笑容映入眼帘,贞宁十四年的最后一场干净的雪就这么下完了。
    ——
    贞宁十五年正月。
    过了年十五,户部被催要年银的科部小官们闹得焦头烂额,杨伦一大早走进户部衙门,户部尚书便把他召入了正堂。正堂里摆着散碗茶,白玉阳以及齐淮阳都在,三个人已经喝过一轮茶了,白玉阳身旁摆着一张椅子,显然是留给杨伦的。
    户部尚书示意杨伦坐下,对白玉阳道:“齐大人你接着说。”
    齐淮阳道:“其实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这本弹劾本子该不该写的问题。”
    白玉阳道:“我们户部和刑部不写,你们以为督察院抬不起这个笔吗?”
    他说着站起来,“自从张琮私交内廷被下狱,六科恨不得把内阁挂到城楼上去唾骂,弹劾邓瑛的折子如果出自督察院,你们想想……”
    “白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