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90节(第 3 / 4 页)
高踩低?”
    庭中的人一愣,转身忙行礼。
    易琅牵着杨婉的手走进庭中,抬头朝偏殿的硬山顶上看了一眼,转身对杨婉道:“姨母,我去更衣。”
    “好。”
    杨婉示意合玉等人跟过去,自己走到廊柱下抬头看着邓瑛道:“站上面不敢行礼了吧。”
    “动砖木时不行礼,这也是规矩。”
    高处有风,邓瑛次日没有束巾,只用一根石灰色的布带束发,立在重楼之间,从容轻盈。
    杨婉很喜欢这一幕,不禁由衷道:“你一直这样就好了,居高临下地看着我们。”
    邓瑛听完,弯腰扶稳架在斗拱上的梯子。
    “想不想上来看看。”
    “不会摔吧。”
    她问是这么问,人已经迫不及得地扒了上去。
    “慢一点,踩稳。”
    匠人们也跟着过来扶梯子。
    杨婉踩上最后一梯,没了在借力的地方,难免有些错愕,“还有些……高啊,我踩得上来吗?”
    邓瑛半屈一膝,向杨婉伸出手,“你抬手臂,我搀你的胳膊,你自己试着借力,慢一点。”
    和他的慢性子一样,邓瑛时不时地就会对杨婉说“慢一点。”
    殊不知,她才是最想“慢一点”的人。
    “来。踩上来。”
    杨婉一手拽着邓瑛的手臂,一收用力撑了一把瓦顶,终于爬上了硬山顶。
    邓瑛弯腰拍去她膝盖上的灰尘,“一会儿下去可能还要难一些。”
    杨婉试着蹲下身,“你是自己爬上来的吗?”
    邓瑛笑道:“不然呢。”
    “你爬高这么厉害。”
    邓瑛听着这句话笑出了声,略有些地看了看周围的几个匠人。
    “扶你坐着吧。”
    “嗯。”
    杨婉在垂脊旁坐下,对邓瑛道:“昨儿漏雨的时候,我还以为我做梦呢,想着宫里的房子,怎么还有漏雨的。”
    邓瑛应道:“至我离开时止,皇城共有千余处屋室,并不是每一个地方,都能像我们修建太和殿那般面面具到,好比琉璃瓦片,三大殿的顶瓦大多都是京郊琉璃厂烧产的,但承乾宫这处偏殿的瓦片……”
    他说着弯腰从碎瓦里捡起一片递到杨婉手中。
    杨婉低头一看,见上面赫然写着——贞宁元年平州元庑吴厂贡制。
    “这家烧瓦厂姓吴啊。”
    “是,我也是今天才知道。这里是皇家的居所,也是一个历时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