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观察笔记 第49节(第 3 / 4 页)

    说完他顿了顿,“其实,我这样的身份,能做的事情不多,但是……只要内阁肯信我一分,我就不会让桐嘉书院的事情再发生。”
    “若他们不信你呢。”
    邓瑛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历史上有人信邓瑛吗?
    也许只有杨伦信过他。
    那么在邓瑛活着的那几年之中,又还发生过类似桐嘉惨案的事吗?
    没有了。
    即使内阁没有信他,他最后,还是做到了他今日在杨婉面前说出的这句话。
    他一个人做了文臣与司礼监,北镇抚司这些帝权机构之间的那道墙。可是书写历史的人,最后还是把他埋进了粪土里。
    靖和年间,政治环境尚算清明,易琅与杨伦为首的内阁一道,推行新政,天下民生富足,边疆稳定,是明朝历史上,难得的太平之年。杨伦因此名垂千古,靖和帝也被后世评为贤君。
    只有邓瑛,昔日匣中玉……
    下一句,暗含了他的名字,一语成谶,杨婉不忍在此时把它想起来。
    于是,她没有再说话,牵着邓瑛的手慢慢地朝前走。
    走过奉先殿之后,二人转入了内六宫的宫道,杨婉刚刚松开邓瑛的手,便听见身后有人唤她,“姨母。”
    杨婉忙转过身,见易琅已经向她跑了过来,身后跟着杨伦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殿下……”
    还没等杨婉反应过来,易琅便扑到她的怀中。
    久不见杨婉,他比往日还要亲昵些,杨婉怕他摔倒,只得弯腰搂住他。
    邓瑛退了两步,在易琅面前跪下行礼。
    杨伦和那个少年此时也跟了上来,杨伦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邓瑛,没说什么,抬头对杨婉道:“你怎么没有在承乾宫伺候娘娘。”
    杨婉搂着易琅的腰,应道:“哦,司籍那边召我去做了些事,合玉来寻我,我才知道你们今日得了恩典进宫,赶紧就过来了。”
    她说完,见邓瑛仍然伏身跪在地上,便扶直易琅的身子,自己也退了一步,屈膝跪下向易琅行礼,“殿下恕罪,奴婢忘了礼数。”
    易琅见杨婉如此,方看见了邓瑛,他回头看了看杨伦,杨伦绷着下巴并没有出声。
    易琅回过头,嘴向下一垮,正声道:“都起来吧。”
    “是。”
    杨婉站起身,邓瑛这才跟着一道站起来。
    易琅伸手拉住杨婉,把她拉到身后,自己则朝邓瑛走了几步。
    “你是新任司礼监的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