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20节(第 2 / 3 页)
    胡主任不明所以,抱着资料过去后才知道怎么一回事。
    一时间情绪格外复杂。
    按理说,自己是罗部一手栽培出来的人。
    然而这事情他不知情也没帮上半点忙,倒是高部长忙前忙后的折腾。
    说不心虚是假的。
    看着沉默不语的老领导,胡主任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其实他还挺能说的。
    “辛苦你特意跑这一趟。”
    “应该的,您往后要是有什么吩咐,尽管跟我说就是。”
    他不傻,就送资料这事随便找个人就行,实在不放心身边三个秘书哪个不能用?
    非要自己跑这一趟什么意思,还不是怕老领导退休后说话没人听手边没什么人能用,让自己来打这个下手。
    不得不说这位领导考虑是真周到,事无巨细的安排下来,也不枉费老领导对她的爱护。
    “知道了,去忙你的吧。”罗成新挥了挥手,看着那厚厚的资料,他又想起了什么,“你们部长,跟你谈过工作的事吗?”
    “每周部里都会有例会,如果部长在的话,会前会后都会问我一些事情。”
    但再具体的涉及到个人的事,没说过。
    如果罗部问的是这个的话。
    罗成新挥了挥手,“去吧。”
    胡主任还有些没搞清楚老领导的用意,但也没在这里久留。
    毕竟部里还有不少工作要忙活。
    事实上不止部里,因为领导安排的缘故,胡主任也跟京郊的这个农场挂了钩。
    农场那几乎停滞的工业生产要转型,转型方向倒是很明确——
    家具厂和胶花生产。
    胶花生产倒不是什么难事,毕竟可以去陵县那边借鉴经验。
    而且陵县也十分配合,下半年陆陆续续来了三拨人指导工厂建设工作。
    到84年的时候工厂建设进入尾声后,又派人过来指导工人生产培训,从建设到生产一把包。
    至于家具厂,胡主任原本还以为请木匠师傅来带学徒,没想到这师傅是有,但是个画家。
    林蔚来家具厂这边做生产指导。
    她经常跑国外参加画展和艺术展,更了解外国人的偏好。
    以中间人的身份帮忙接了不少定制家具订单。
    虽说农场这边没断了进项,但胡主任粗粗估算了下,84年还是亏损。
    也不知道今年能怎么样。
    说起来这桃树,今年好像也该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