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当厂长 第514节(第 3 / 3 页)
   彬彬有礼的感谢让林辰心中感慨,要是自己打交道的人都跟贺工似的这般礼貌,她的工作肯定会轻松不少。
    不过贺工来接人下班,晚上有别的安排?
    还真有。
    贺兰山搞到了两张相声门票,请南雁去看相声。
    “南雁同志赏个光?”
    男人弯腰行礼,仿佛不是邀请她看话剧,而是要迈入舞池。
    “贺老师的面子,我总是要给的。”坐在自行车后座上,南雁抱着男人的腰,“就我们,你妈不一块去?”
    “贺红棉同志要给夜大的学生们上课。”
    从芜湖到首都,工作岗位变了又没变,贺红棉依旧坚持给夜大的学生上课。
    初心不变。
    “那等回头我们去接她下班。”
    蹬自行车的人脸上挂着浅笑,“好。”
    比起日后恨不得把手放到胳肢窝挠你痒痒的语言类节目。
    八十年代的相声那可真是热闹的很。
    南雁体会到什么叫笑得肚子疼。
    去夜大接贺红棉下班时,还在琢磨着那些段子。
    固然有传媒时代消息传递没那么便捷的因素在其中。
    然而即便是放到几十年后,依旧好看好听。
    单单推给环境因素是不科学的。
    夜大门口有点热闹,等着接人放学的还挺多,让南雁想起了小学和幼儿园门口。
    总会堵塞半条街道。
    好在现在的首都是自行车的天下,堵车也没那么严重。
    贺红棉对两人的到来十分震惊,“我又不是老的走不动路了,哪用你们来接?”
    她瞪了眼儿子,难得一起约会出去玩,还来找她做什么。
    又不是没断奶的孩子。
    “这不是听天气预报说可能有雨,怕您淋着嘛。”
    贺红棉瞥了一眼,“也没见你们带伞呀。”
    南雁面色不变,“咱们自然是同甘共苦,一块淋雨咯。”
    天气预报只是个借口,六月的夜色非常好。
    有蝉鸣虫叫青蛙孤寡,于燥热中传来几分勃勃生机。
    ……
    六月中旬,在首都待了没几天的南雁再去启程前往芜湖,主持那边的工厂调整工作。
    临行前,她将这事上报,得到的指示十分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