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上仙三百年 第142节(第 2 / 5 页)
时也违了一些仙规,同样从礼阁调出去,改为执掌京观。
    对于众仙而言,不论是罚还是调令,都得经过灵台仙首。
    花信看过每一道调令和每一次处罚,其实挑不出任何问题,确实是他们违犯仙规在先,无甚可说。
    但他自己心怀诡事,便看什么都会深想三分。在他眼里,那两位调出礼阁就像天道有意为之。
    但天道无形无相,并不会真的去操控谁,所以花信慢慢摁下了这种猜疑。
    此后依然偶有仙人违犯仙规,受罚的受罚,听调的听调。他仔细看过那些调令,依旧没有再去多想。
    直到有一天,一则颇有些例外的罚令从他手里经过。
    那道罚令罚的不是受灵台调遣的众仙,而是人间仙门,那仙门对于花信来说并不陌生,甚至还有一些浅淡的渊源。
    那个仙门就是封家。
    就是那道不痛不痒的罚令,让花信窥见了一些所谓的“秘密”。他发现,数百年前传说中“只有婴孩和将死之人才能得见”的神木确有踪迹,就被灵王封禁在落花台,而封家就是奉天诏秘守禁地的人。
    那道罚令是因为封家看守不严,差点让封禁之地被人钻了空。
    虽说是虚惊一场,但这件事若是成了,便是极大的祸患。然而如此大的祸患,罚令却不痛不痒。
    那天,花信因为罚令罕见地下了一趟人间,不过没有现真身。
    他隐匿身形去了一趟梦都城,从封家门前经过。
    那天于花信而言,颇有些白云苍狗之感。当年那位儿女夭折的后辈已经成了封家家主,在高位稳坐了好多年,甚至渐渐有了暮年之相。
    而人到暮年、功成名就时,便会祈求更多曾经得不到的东西。那位家主也不能免俗。
    花信听闻,这些年,那位家主总是将当年夭折的儿女挂在嘴边,据说尝试了不不知多少办法,想让那对儿女活过来再看他一眼,想得简直有些魔障了。
    花信忽然记起数百年前,他从梦都经过时,封家挂满门额的白灯笼,还有丧子丧女之人一夜颓然的脸。
    他竟然觉得,自己同这位封家家主有几分缘分。
    就在那一刻,明无仙首心想:这便是等候多年的契机。
    他甚至觉得,这个契机,天道是默许的。
    否则,他怎么会因为一纸不痛不痒的罚令,就能窥见那位灵王和神木的秘密?
    但这也只是猜测和感知,并无凭据。
    于是他试探了一番——他想法子入了封家家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