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和敌国太子有了崽崽后 第1节(第 4 / 5 页)
,按理并不在点评官之列,洛凤君这么贸然一发问,立刻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引来江蕴所在的水榭上。
蚕丝帘幕低垂,众人只能从外面看到一个模糊影子。
脾气火爆的公孙羊先皱起眉,殿下乃宗主国太子,身份高贵,区区一个下属国的公子,竟敢如此当众冒犯殿下,简直无礼至极。
第二个皱起眉的是江蕴。
他已经尽力避免卷入这些无聊的争斗,没想到还是被人强拖进去。
这洛凤君盛名在外,在江南诸国中的声望很高,作为一位有品德的储君,他又不能不理会。
公孙羊待要呵斥,被江蕴抬手止住。
江蕴放下书卷,隔着幕帘简洁答道:“洛世子这一曲,令孤耳目一清,如闻仙乐,魁首二字,当之无愧。”
江蕴精通乐理,方才洛凤君弹奏时,自然也听了全程的《梧桐引》,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洛凤君弹得确实无可挑剔,甚至远胜当世许多年逾古稀的乐曲大家。
能得宗主国太子如此评价,自是美事一桩。
看台上的众人立刻又一番称赞吹捧,朝洛凤君道贺,甚至有人提议将此事当做一桩美谈属文记载下来。
不料洛凤君并不动,反而依旧注目着那水榭外悬的蚕丝帘幕,道:“久闻殿下也精通音律,乃乐中高手,十一岁时便凭一曲《凤求凰》名动江都,今日恰逢盛筵,殿下可肯屈尊与凤君比试一番?”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一则,江蕴乃宗主国太子,洛凤君一再挑衅,实属以下犯上。
二则,长久以来,江蕴在流觞宴上几乎都是透明人一般的存在,因为体弱、喜静、“并无特别突出的才能”,这位殿下几乎全程都待在挂有挡风帘幕的水榭中,从不参加任何比试活动,也鲜少在人前露面。
据说就算是其门下宾客,见过这位太子真正容貌的,也没有几个人。
因为这事儿,甚至有传言称,这位太子是因为貌丑羞于见人,才不敢露出真容,只能靠所谓的品德来服人,博一个礼贤下士的名声。
关于这位太子从不肯在流觞宴展示才艺之事,众人也是揣测不一。
有人说这位太子是真的与世无争,行事低调,不愿抢了下属国的风头,也有人说这位太子是因资质平庸,根本没有拿得出的才艺,怕输了比赛,被下属国碾压,索性直接“藏拙”,维护宗主国颜面。
至于十一岁弹出名动天下的《凤求凰》之事,很可能是为了营造声望,找人代弹的!《凤求凰》创始者齐国段侯,可
蚕丝帘幕低垂,众人只能从外面看到一个模糊影子。
脾气火爆的公孙羊先皱起眉,殿下乃宗主国太子,身份高贵,区区一个下属国的公子,竟敢如此当众冒犯殿下,简直无礼至极。
第二个皱起眉的是江蕴。
他已经尽力避免卷入这些无聊的争斗,没想到还是被人强拖进去。
这洛凤君盛名在外,在江南诸国中的声望很高,作为一位有品德的储君,他又不能不理会。
公孙羊待要呵斥,被江蕴抬手止住。
江蕴放下书卷,隔着幕帘简洁答道:“洛世子这一曲,令孤耳目一清,如闻仙乐,魁首二字,当之无愧。”
江蕴精通乐理,方才洛凤君弹奏时,自然也听了全程的《梧桐引》,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洛凤君弹得确实无可挑剔,甚至远胜当世许多年逾古稀的乐曲大家。
能得宗主国太子如此评价,自是美事一桩。
看台上的众人立刻又一番称赞吹捧,朝洛凤君道贺,甚至有人提议将此事当做一桩美谈属文记载下来。
不料洛凤君并不动,反而依旧注目着那水榭外悬的蚕丝帘幕,道:“久闻殿下也精通音律,乃乐中高手,十一岁时便凭一曲《凤求凰》名动江都,今日恰逢盛筵,殿下可肯屈尊与凤君比试一番?”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一则,江蕴乃宗主国太子,洛凤君一再挑衅,实属以下犯上。
二则,长久以来,江蕴在流觞宴上几乎都是透明人一般的存在,因为体弱、喜静、“并无特别突出的才能”,这位殿下几乎全程都待在挂有挡风帘幕的水榭中,从不参加任何比试活动,也鲜少在人前露面。
据说就算是其门下宾客,见过这位太子真正容貌的,也没有几个人。
因为这事儿,甚至有传言称,这位太子是因为貌丑羞于见人,才不敢露出真容,只能靠所谓的品德来服人,博一个礼贤下士的名声。
关于这位太子从不肯在流觞宴展示才艺之事,众人也是揣测不一。
有人说这位太子是真的与世无争,行事低调,不愿抢了下属国的风头,也有人说这位太子是因资质平庸,根本没有拿得出的才艺,怕输了比赛,被下属国碾压,索性直接“藏拙”,维护宗主国颜面。
至于十一岁弹出名动天下的《凤求凰》之事,很可能是为了营造声望,找人代弹的!《凤求凰》创始者齐国段侯,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