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古人不输今人(第 2 / 3 页)
用观烟尘的方法来观阵呢。
这是因为,古人没有望远镜,目力不能及远,敌阵远了,远远看去只能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无法看到敌阵的细节,所以,只能通过烟尘来判断。
当科技点出了望远镜之后,甚至点出卫星之后,此观阵之法,就没有什么用了。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措辞谦卑,但却在加强战备的,是敌人在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又做出要进攻架势的,则是要准备撤退。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轻车先出,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却来请求讲和的,是敌人在搞阴谋;敌人急速奔走而布列战车的,是在期待同我决战;欲进不进,欲退不退的,是在诱我上钩。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敌兵斜倚兵杖而立,是饥饿的表现;役卒汲水而先饮,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去夺取,是疲劳的表现。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乌鹊群集,下面必无敌人;夜间惊呼,是恐惧不安的表现;军士自相扰乱,是将帅威令不重的表现;旌旗摇动不整,是军纪不严队伍混乱的表现;军吏烦怒,是军队疲惫的表现;杀马而食,是军队缺乏粮食的表现;饮具悬置不用,军不归幕而暴露野宿,这就是计穷势极而准备拼死的穷寇了。
谆谆翕翕,徐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絮絮叨叨、慢声细语地讲话,是不得人心。频繁赏赐,是处境困迫。动辄处罚,是一筹莫展。先行刻暴而后又害怕其部众,那就是最不精明的了。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遣使者前来致礼言好,是想休兵息战。敌若逞怒而来,久不与我交战,而又不退去,就一定要谨慎观察它的举止动向了。
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兵众不在越多越好,只要不刚武轻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和取得部众的信任支持就行;只有那种没有头脑而又轻敌的人,就一定要做敌人的俘虏了。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
这是因为,古人没有望远镜,目力不能及远,敌阵远了,远远看去只能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无法看到敌阵的细节,所以,只能通过烟尘来判断。
当科技点出了望远镜之后,甚至点出卫星之后,此观阵之法,就没有什么用了。
辞卑而益备者,进也;辞强而进驱者,退也。
措辞谦卑,但却在加强战备的,是敌人在准备进攻;措辞强硬而又做出要进攻架势的,则是要准备撤退。
轻车先出,居其侧者,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奔走而陈兵车者,期也;半进半退者,诱也。
轻车先出,部署在两翼的,是在布列阵势;敌人尚未受挫,却来请求讲和的,是敌人在搞阴谋;敌人急速奔走而布列战车的,是在期待同我决战;欲进不进,欲退不退的,是在诱我上钩。
杖而立者,饥也;汲而役先饮者,渴也;见利而不进者,劳也。
敌兵斜倚兵杖而立,是饥饿的表现;役卒汲水而先饮,是干渴的表现;敌人见利而不去夺取,是疲劳的表现。
鸟集者,虚也;夜呼者,恐也;军扰者,将不重也;旌旗动者,乱也;吏怒者,倦也;粟马肉食者,军无粮也;悬不返其舍者,穷寇也。
乌鹊群集,下面必无敌人;夜间惊呼,是恐惧不安的表现;军士自相扰乱,是将帅威令不重的表现;旌旗摇动不整,是军纪不严队伍混乱的表现;军吏烦怒,是军队疲惫的表现;杀马而食,是军队缺乏粮食的表现;饮具悬置不用,军不归幕而暴露野宿,这就是计穷势极而准备拼死的穷寇了。
谆谆翕翕,徐言者,失众也;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先暴而后畏其众者,不精之至也。
絮絮叨叨、慢声细语地讲话,是不得人心。频繁赏赐,是处境困迫。动辄处罚,是一筹莫展。先行刻暴而后又害怕其部众,那就是最不精明的了。
来委谢者,欲休息也。兵怒而相迎,久而不合,又不相去,必谨察之。
敌遣使者前来致礼言好,是想休兵息战。敌若逞怒而来,久不与我交战,而又不退去,就一定要谨慎观察它的举止动向了。
兵非多益,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兵众不在越多越好,只要不刚武轻进,并能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和取得部众的信任支持就行;只有那种没有头脑而又轻敌的人,就一定要做敌人的俘虏了。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