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汜胜农书(五)(第 2 / 3 页)

    如果是三辕耧车,能种三行。
    合理密植,要点便在于此。
    以垄和沟把作物大致区分开。不至于过密。
    然后,沟和垄中,作物就种的密一点,以保证整片田地作物密度。
    如此,便能疏密均匀。最大程度提高田地利用率。
    至此,作物的种植方法,达到了最优。
    哪怕到了后世,二十一世纪,种子播种依然是一行一行的,哪怕农业生产全用高科技的美帝,作物也是种成一行一行的。
    因为,这是最有效率的生产方式了。
    “一沟容四十四株。”
    做不了,农业生产,没办法精确到棵。
    只能大致保持一定的植株密度。
    “一百合万五千七百五十株。种禾黍,令上有一寸土,不可令过一寸,亦不可令减一寸。”
    何谓之不可过令一寸,如果,精耕细作,把田地修的方棱四正。
    麦子一排排种的跟树林一样,自然能做到,一排排丝毫不乱。
    但,农业生产,在李孟羲看来,以古代的生产条件,农业生产,大致还是粗放型的。
    粗放型耕种方式粮食产量巨大,精耕细作,虽然,亩产会提高,但是,单位劳动时间,收获的粮食,比不过粗放型耕种的收获多。
    在古代,过度的精耕细作,性价比太低。
    “凡区种麦,令相去二寸一行。一行容五十二株。一百凡九万三千五百五十株。麦上土令厚二寸。”
    “凡区种大豆,令相去一尺二寸。一行容九株。一百凡六千四百八十株。”
    大豆,是指黄豆,大豆应该……大豆根系发达,而麦子根系浅,因此,这两种作物的种植方法,应该是不一样的。
    麦子可以用耧车,直接用牛拉着耧车,直接一排过去。
    一趟种够一耧。
    而黄豆,不能用耧车种,如果像麦子那样,用耧车去种,那么,种的就太密了。
    黄豆应该是,拿着锄头,隔一段距离,用锄头刨一个坑。坑里,丢个两三颗黄豆,然后,锄头顺便把坑填上。
    黄豆是一个坑一个坑种的。
    黄豆和麦,根系一个深,一个浅,植株长成之后的体量也不同,黄豆秧子一大片,麦子直上直下的一根。
    因此,两种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不同。
    这就决定了,种植方式的不同。
    “区种荏,令相去三尺。
    胡麻相去一尺。
    区种,天旱常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