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汜胜农书(五)(第 2 / 3 页)
    汜胜在书里写到,雪水,五谷之精,意思说是,雪水是五谷的精华。
    用雪水泡种子,庄稼就耐旱。
    嗯……这太迷信了。
    雪水若说和普通的井水河水有什么区别,大概是,雪水更纯净一点,没有那么多杂质而已。
    没有必要储备冬天的雪水特意用雪水来配置附子水。
    受限于时代,汜胜觉得雪水比普通的水好,实则没有道理。
    所以,李孟羲认为,此一条,可以删除。
    还有,书中写到,用马骨磨成粉。
    李孟羲一开始,觉得用马骨粉没有必要的。
    随后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加马骨。
    相比直接清水泡附子,然后再浸泡麦种,加了马骨磨成的粉,有什么优点呢。
    答案是,马骨在此时,等于是附着剂的作用。
    附着剂的作用,在马骨粉经过附子浸泡之后,马骨粉也带着毒素,然后骨粉附着在种子表皮,便能让种子上带有的附子毒素,百倍于直接用清水浸泡。
    小小的马骨粉,可使种子遭受虫害的概率,降到十分之一。
    想明白了马骨粉是何作用,李孟羲便知道了。
    不一定用马骨,用牛骨,猪骨,甚至,用面粉当附着剂,也是一样的效果。
    至于,为什么汜胜写马骨粉呢。
    可能是因为,写书的时候,可能当地,盛产养马,因此马骨比较多,因此而已。
    古代中国农业如此先进,洋奴们吹嘘的罗马,有这么先进的种子被毒衣的技术吗,没有的。
    再往下。
    【验美田至十九石,中田十三石,薄田一十石,尹择取减法,神农复加之骨汁粪汁溲种。】
    好的田,施加泡过附子的粪肥十九石,中等田地施加泡过附子的粪肥十三石。
    在土层单薄的田地,施加粪肥狮子石。
    此处,又让李孟羲奇怪了。
    按李孟羲所想,田贫瘠,应该多加粪肥才是。
    为何,越贫瘠的土地,施肥越少呢。
    可见,此处之薄田,不是指的贫瘠或肥沃的程度,而是指土层厚度。
    土层如果太单薄,作物根系就不发达,根系不发达,就无法彻底利用肥料。
    粪肥丢在地里之后,不会一直在那,一部分,被水解,融入到了土地中,一部分,被微生物吃了。
    还有一些,随着雨水流走了。
    薄田的作物,根系不够发达,吸收能力就不够强,浪费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