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均田法(第 3 / 3 页)

    桑树。
    这些都认得。
    稗这个东西,李孟羲很迷惑,不知这玩意儿是啥。
    翻开来看。
    【稗既堪水旱,种无不熟之时,又特滋茂盛,易生芜秽。良田亩得二三十斛。宜种之备凶年。
    稗中有米,熟时捣取米炊食之。不减粱米;又可酿作酒。】
    文言文不太好懂。
    大致意思是说,稗这类植物,非常耐旱,只要种了,就能有收成。
    而且,特别容易繁茂,在荒芜的地方也能生长。
    一亩田,能够收成三十斛,斛应该是个计量单位,李孟羲不太懂,这大概是多少。
    宜种以备凶年。
    就是说,在气候不好的时候,可以种一些这类作物,能多少有些收成,不至于绝收。
    稗中有米,成熟之后,可以做饭吃,并不比高粱差,而且可以酿酒。
    看完了,李孟羲看的更迷惑了。
    本以为,稗这类作物,应该是高粱。
    但是,最后,书中又写到,稗吃起来不输高粱,看来,稗子不是高粱,而是另外的作物。
    李孟羲不知道稗是什么,去皇宫问刘备,刘备正和汉献帝说笑。
    想献帝这数年以来,从没这么开心的笑过。
    李孟羲进皇宫,不带通报的,直接就走进来了。
    “玄德公,稗子是啥?”李孟羲直接问到。
    刘备见李孟羲来,招呼其座下,“稗子,马草啊。”
    刘备说。
    是马草的吗?李孟羲惊讶。
    还以为是什么作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