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关羽的副将人选(第 2 / 3 页)

    就算真的一眼能看出人病入膏肓的本领,然后,直接就说,“你不出两天,必死。”
    权贵之流,有几个听得这种话,于是乎,就被勃然大怒的权贵给砍了脑袋。妄言人生死,是招祸之举。
    既然误会解除了,关羽也来了,正好,商量大事。
    “兵法云,有备,方能无患。
    人言,瓦罐不离井边破,将军难免阵上亡。
    正值兵荒马乱,刀剑无眼。我军中能总领全局者,能有几人?
    玄德公一个,关将军一个,三将军一个,某,算半个。
    玄德公可否想过,万一他日,遭逢不测,挽救苍生黎民之遗志,谁可继之?”
    李孟羲居安思危,举例了义军可能面临的最坏情况。
    刘备沉默了,关羽也无声。
    只有众人围坐的中间的篝火,火苗在寒风中,左右摇曳不定。
    刘关张三人从涿郡起兵之时,便将生死置之度外,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哪里惧死。
    刀来枪往,谁能断言百战不死,故,刘备关羽两人沉默了。
    许久之后。
    “若我兄弟三人皆死,孟羲,你有大才,我三人若死,义军托付于你,某放心。敢请继我等遗愿,救民于水火之中。”刘备抱拳,言辞诚恳。
    一旁关羽也朝李孟羲抱拳。
    李孟羲为之动容。
    李孟羲轻轻叹了口气,摇头,“两位又怎能断定,某不会死于乱军之中?”
    “哎,”关羽把手一摆,霸气回到,“孟羲你尚年幼,手无缚鸡之力,且放宽心,我兄弟三人不死,无人可伤你分毫!”
    李孟羲再次动容。
    原来,不觉间,李孟羲忽然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没有安身之地,想投靠刘备想吃几顿饱饭的黄巾流民中的孤儿了,如今,竟成为了被刘备关羽认为足可托付遗志的心腹。
    又何止是心腹那么简单。
    可是,气氛让李孟羲感觉有点不对劲。
    不是说军中需要培养后备人才的吗,怎么说到别的地方去了。
    要把略沉重的气氛扭转过去,李孟羲沉思片刻,说到,“关将军,你战兵营,可有副手,可有副手能精通军规军律并练兵之法阵略诸务?”
    关羽闻言,抚须思索片刻。
    “我战兵营,有人知我练兵之法,有人知军规军律,有人能懂阵略。
    但能总揽诸务之人,无有一人。”关羽比刘备更熟悉军伍,李孟羲还未明说,关羽已经微微意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