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一语惊了刘玄德(第 2 / 3 页)
军中现在不仅是缺人才,仅有的那些人才吧,还缺后备替补人员。
木匠营是这样,医师营是这样,关羽的战兵营肯定也是这样,熟知历史的李孟羲知道,关羽本事大着呢,不会在黄巾之乱中就轻易折戟沉沙。
假设,万一关羽真的阴沟翻船了,那么,义军八百余精锐战兵,失去了关羽这个合格的统帅,谁能去指挥战兵。
每个将领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包括军纪,战法,号令,阵法,以及作战习惯等等。
若关羽陨命,其他人接手关羽的部属,若是刘备来指挥,按刘备的水平,顶多,能摆个方阵,枪兵盾兵在前,弓弩在后,这个样子。
然后战术也只是弓弩手射一轮之后,全线压上。
刘备的水平只此而已。
要是张飞接手了关羽八百余战兵,按张飞的作战习惯,不管敌军是谁,不管敌军有多少,不管敌军用何阵型,张飞的战术只有冲锋,他一骑当先直撞敌阵,后边战兵跟着冲。
张飞的水平是这样的。
而要是,要李孟羲接手关羽的战兵。
一样需要磨合期,关羽部的奔袭之法练的如何,李孟羲到现在也不知究竟,还有关羽的号令,肯定跟李孟羲的不一样,号令不一,怎么作战。
而且,关羽精通阵略,方阵圆阵锥阵鱼鳞阵鹤翼阵之类的,其麾下士兵,成阵速度极快,能用各类阵型对敌。
要是关羽不幸陨落,关羽部属到了李孟羲手里,李孟羲就只能摆方阵了。
号令不一,就无法很好的调动士兵,摆不出复杂的阵型。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简单,但非一时之功。
需要关羽立刻着手培养几个百夫长,这几个百夫长,懂操练,熟悉战兵营号令,熟悉军规军律,还知晓基本的应敌方略。
那么,纵然这些百夫长能力不如关羽,若关羽遭遇不幸,有这些业务精通的百夫长在,不至于让外行来指挥战兵,以至战力下滑。
此事,应该跟刘备商议一下,李孟羲想着。
李孟羲的练兵之法,刘备如今把立正,稍息,左右前后对齐,左右前后四向转向,还有原地踏步和停止,以及解散集合这些学的差不多了。
就这么些动作,行进动作一个没学,刘备觉得练的差不多了,每天反反复复就练这些,今夜李孟羲有事没来,刘备想,明日得找李孟羲问问,看走路啥的得练新的了。
刘备正这么想着,然后神奇的看到两个矮矮的人影过来了,定睛一看,果然是李孟羲哥俩过
木匠营是这样,医师营是这样,关羽的战兵营肯定也是这样,熟知历史的李孟羲知道,关羽本事大着呢,不会在黄巾之乱中就轻易折戟沉沙。
假设,万一关羽真的阴沟翻船了,那么,义军八百余精锐战兵,失去了关羽这个合格的统帅,谁能去指挥战兵。
每个将领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包括军纪,战法,号令,阵法,以及作战习惯等等。
若关羽陨命,其他人接手关羽的部属,若是刘备来指挥,按刘备的水平,顶多,能摆个方阵,枪兵盾兵在前,弓弩在后,这个样子。
然后战术也只是弓弩手射一轮之后,全线压上。
刘备的水平只此而已。
要是张飞接手了关羽八百余战兵,按张飞的作战习惯,不管敌军是谁,不管敌军有多少,不管敌军用何阵型,张飞的战术只有冲锋,他一骑当先直撞敌阵,后边战兵跟着冲。
张飞的水平是这样的。
而要是,要李孟羲接手关羽的战兵。
一样需要磨合期,关羽部的奔袭之法练的如何,李孟羲到现在也不知究竟,还有关羽的号令,肯定跟李孟羲的不一样,号令不一,怎么作战。
而且,关羽精通阵略,方阵圆阵锥阵鱼鳞阵鹤翼阵之类的,其麾下士兵,成阵速度极快,能用各类阵型对敌。
要是关羽不幸陨落,关羽部属到了李孟羲手里,李孟羲就只能摆方阵了。
号令不一,就无法很好的调动士兵,摆不出复杂的阵型。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简单,但非一时之功。
需要关羽立刻着手培养几个百夫长,这几个百夫长,懂操练,熟悉战兵营号令,熟悉军规军律,还知晓基本的应敌方略。
那么,纵然这些百夫长能力不如关羽,若关羽遭遇不幸,有这些业务精通的百夫长在,不至于让外行来指挥战兵,以至战力下滑。
此事,应该跟刘备商议一下,李孟羲想着。
李孟羲的练兵之法,刘备如今把立正,稍息,左右前后对齐,左右前后四向转向,还有原地踏步和停止,以及解散集合这些学的差不多了。
就这么些动作,行进动作一个没学,刘备觉得练的差不多了,每天反反复复就练这些,今夜李孟羲有事没来,刘备想,明日得找李孟羲问问,看走路啥的得练新的了。
刘备正这么想着,然后神奇的看到两个矮矮的人影过来了,定睛一看,果然是李孟羲哥俩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