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欢声笑语(第 2 / 3 页)
喂鸭子。
    芦花鸭此时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待遇,那么多小朋友一起喂它东西吃。
    可怜,兵欢马乱的,小朋友们本该溪头卧剥莲蓬无忧无虑的童年,是混在流民队伍中惊恐不安的度过的。
    一只普普通通寻常可见的芦花鸭,就让小孩子们欢喜的不行。
    如果小朋友会喊加油,那么,鸭鸭每一次秃噜一下轻易的把鱼肠给吃掉,小朋友惊叹的哇哇声,应该是一声又一声认真的加油吧。
    曾经,路过幼儿园门口,一群小朋友扒着围栏,给围栏外一台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喊加油,当时,李孟羲所见,挖掘机驾驶舱里,挖掘机师父脸上的笑意就没消失过。
    小朋友们能很认真的给挖掘机加油,同样,也会很认真的给鸭鸭加油。
    小孩子们玩的尽兴,欢声笑语回荡了很远,只是听着,或远或近的大人们脸上就不由自主的露出了笑意。
    义军是很好的所在,好在哪呢,好在每个人有饭吃?好在没有人欺负人?这些都不是,小孩子们开心的笑出来,就足以证明义军有多好。
    见小朋友们玩的很尽兴,李孟羲就抽身离开了。
    李孟羲在一边,一边和鲁犁聊天,一边看着嬉闹的小朋友。
    鸭笼有点小,李孟羲跟鲁犁商量,看能不能做几个方的,大的鸭笼。要能放上一个盘子,或是放上一个大碗,不然,喂鸭子吃东西喝水,还得拿手喂。
    鲁犁想了一下李孟羲的要求,觉得不难。
    木匠们都能用木头凿出木碗,自然也能凿出大一点的放鸭食放水的大的木槽。
    李孟羲说,做好几个大的笼子,鲁犁笑着问,问是还要养啥。
    “养鸡,养下蛋的母鸡,公鸡也养一个。”李孟羲说着。
    从产蛋量来算,鸡类下蛋比鸭子下蛋更勤,而且,鸡蛋比鸭蛋好吃,鸭蛋比较腥。
    下蛋的母鸡养着就算了,为啥要养不下蛋的公鸡呢。
    因为李孟羲想了,公鸡有公鸡的作用。
    在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公鸡就是提醒人们天亮了的生物钟表。
    每日,天一亮,大军做饭拔营就没有个准确时间。
    而要是有了一只公鸡,鸡鸣之时,说明天快亮了,此时,火头军起床,生火做饭,等饭做好,天亮了,正好,全军吃饭。
    若是没有个公鸡,所有人只能是天亮时起床,再等两三刻钟,饭才做好,然后吃完饭拔营。
    军中随军带一只公鸡和没带公鸡,前后的时间差距足有半个小时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