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不是河东故人(第 2 / 3 页)
起来抢吃的。
    刚经历了一场暴动,乡勇们怎么可能不去防备,乡勇们用矛杆对着俘虏们狠抽一顿,所有人都老实了。
    俘虏们在矛杆的教育下,才艰难的懂得了排队的规矩后,而李孟羲和弟弟,已经打了第二份食物了。
    远处,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并肩而立,俘虏们骚乱的一幕完全落尽了三人眼中。
    目光落在少年身上,刘玄德暗暗称奇,“云长,此子似有不凡之处。”
    虽未指名,但是关羽知道大哥说的是谁,关羽轻轻抚须,微微颔首,“此子疑是河东故人。”
    一旁的张飞满脸问号,谁啊?谁不凡了?哪呢?我咋没看见?
    少年在俘虏暴动时懂得隔岸观火,顺势而动,虽然年纪小小毫不起眼,但一行一举,足以从一众黄巾俘虏中脱颖而出。
    刘备有识人之明,慧眼如炬,自然看出少年的与众不同之处。
    刘备军一战缴获颇丰,还有数千俘虏。
    兵力有所损耗的情况下,刘备军开始从俘虏中挑选兵员。
    在俘虏中挑选出了两百多名精壮后,义军的数量已逼近八百之数。
    李孟羲也是在这之后再次见到了关云长。
    上次只是匆匆一睹,这次再次见到,李孟羲细细打量着跪立于草席之上手持竹简正襟危坐如同雕像一般的关云长。
    果然如同传说的那样,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眉卧蚕,相貌堂堂,威风凛凛恍若神人,不怒而自威。
    当李孟羲打量着传说中的后世的华夏武圣之时,关羽也打量着衣衫褴褛的少年。
    腿上有伤的少年手拄着木棍站立着,站的笔直,自有一股与其他黄巾俘虏颓然所不同的昂扬气质。
    尤其是那双眼睛,丝毫不低眉顺眼,不卑不亢的气势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在少年身旁,一个更小的娃娃,怯生生的藏在少年背后。
    关羽暗暗称奇。
    “昨日未及问询,小兄弟,你可是河东解良人?”关羽捻着一缕长须,目光停在少年脸上。
    不怪关羽如此询问。
    此时的关云长名声未显,默默无名。突然有一个陌生少年一下就叫出关云长之名,不是曾经解良的故人,又有谁会识得关羽?
    只是关羽却看少年十分眼生。
    河东解良?
    闻言,李孟羲微愣。
    随后他立刻就反应过来了,关羽是河东解良人士,因为在家乡杀人之后,不得已逃亡到涿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