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09节(第 4 / 5 页)
他收回迈得老大的脚步,摆出极有威仪的模样领着文哥儿等人下船。
    为首的南京守备乃是成国公朱辅,算是南直隶的武官之首;紧随其后的是应天府府尹吴雄,算是应天府的文官之首。
    他们身后还跟着许多文哥儿叫不出名的应天府官员。
    看到这阵势,文哥儿只能感慨太子出行果然不一样。
    还是自己出门更轻松!
    来都来了,文哥儿也没怯场,从从容容地上前向成国公等人见礼。
    作者有话说:
    全勤,卒!
    月初例行的毫无原因的没有精神……
    *
    注:
    1康海这一科,有明朝文坛“前七子”里面的三个,康海,何景明,王廷相
    目前前七子已经正面出现了,李梦阳,王九思,康海,何景明,徐祯卿,其实还有个边贡和文崽是同科,绝对不是我忘了写(bushi
    看到段何景明和李梦阳的介绍:【两人为诗文,初相得甚欢,名成之后,互相诋諆。梦阳主摹仿,景明则主创造,各树坚垒不相下,两人交游亦遂分左右袒……钱谦益撰《列朝诗》,力诋之。】
    -
    【名成之后,互相诋諆】
    所以李梦阳和何景明也反目成仇了!
    李梦阳啊李梦阳,你为什么和所有人反目成仇!(bushi
    -
    据说钱谦益在“水太凉”后心痛地分析大明国运为何衰落,思来想去认为是前七子大力提倡洗稿式复古运动破坏了大明文运,所以他狂吹李东阳,痛骂前七子(?)
    钱谦益:咱亡国的锅总要有人背,就是你了,前七子!
    第434章
    太子要来应天府这边还真做了不少准备。
    早些年南京皇宫还是收拾得挺齐整的,可惜后来迁都久了,南京这个“备份”皇宫也逐渐疏于打理,最令人心痛的是正统十四年的一场大火把南京文渊阁给烧了宋元以来的各种秘本皆消失在火海之中。
    连书都能给烧光其他地方的情况就更不用说了。
    当初丘濬入阁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应天府这边把文渊阁给拾掇拾掇烧剩的书抓紧保护起来,缺了的书给补齐。可见他老人家惦记惨遭大火焚毁的南京文渊阁许多年了!
    当然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另一件更引人注目的大事:英宗皇帝直接被人困在土木堡回不来了。
    可见烧书这事儿大抵是真的不太吉利。
    想到丘濬心心念念记挂着南京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