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38节(第 3 / 5 页)
  读书人时不时拿着相关假说吵得昏天暗地
    但是等到要用的时候,基本都是用历代天文学家的实际观察结果……永远信奉实用主义的中国人(?)
    第368章
    既然御前已经辩过一轮朝中便也跟着行动起来,尤其是非江南、福建、广东一带的官员更是蠢蠢欲动想参一脚。
    自开国以来,海禁这种事时张时驰,放松的时候大家都有肉吃不放松的时候也就这三个有市舶司的地方有机会吃到点儿叫人怎么能不眼热?
    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现在靠海的不让吃海,莫说百姓在沿海住不下去连卫所的兵也不是所事事、惫懒终日这样不是等同于自废领海吗?
    既然皇帝与太子有松动的迹象,不少人不管是想为自己家乡谋福利也好,想放开手干点大事业也罢都被流传出来的皇太子发言说得心驰意动。
    干它!
    有乐意推动这事儿的,自然也有不乐意的两边的人开始明里暗里扯皮。
    杨廷和私底下也落了不少埋怨,都说要不是他怂恿太子写奏章,说不准就没有这事儿了。
    听了这些话,杨廷和都是一笑置之。
    杨廷和骨子里是个狠人再难啃的骨头他都敢啃。
    按照历史记载杨廷和曾经拿皇帝遗诏当由头大搞裁员什么威武营什么豹房全给他切了什么皇店什么皇家军事学校全给关了什么佛郎机诸国驻大明办事处贡使全给遣返了,以至于他儿子流放云南路上一直有人蹲着要搞刺杀。
    断人前程如杀人父母啊!
    杨廷和的处事原则是没机会的时候安心蛰伏有机会便尽力去争取。
    人生不过短短几十年很多时候都不必太瞻前顾后。
    谢迁这个阁臣最近也在加班加点干活朝堂上扯皮越严重他们要讨论的问题就越多,以至于他回到家后都扎根书房干活。
    可惜这件事的始作俑者远在西北,要不然他都能把人逮过来让那小子跟着干活了。
    人不在京师都闹成这样,往后真叫他能在朝堂上说上话了也不知会是什么光景!
    谢迁这般忙碌,徐氏不免有些担忧。她虽不大了解朝中诸事,却也知道谢迁身为阁臣会这样忙碌肯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氏忍不住趁着晚饭的机会多问了几句。
    谢迁道:“还不是文哥儿那小子闹出来的事儿。”
    他没有提及太多关于朝廷准备着手造船以及规范市舶司管理的事,只说是当初文哥儿到东宫教授《成语故事》时拓展了很多额外的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