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5节(第 2 / 4 页)
,有错吗?那当然没有错的。
    谁不想日子过得舒舒服服?这是人的本性,根本改不了的,像李东阳他们出门也不能不带人嘛。
    所以,没救了,迟早要完!
    李兆先:“…………”
    #我的朋友怎么看都不可能才三岁#
    #我以为你是觉得马车硌屁股,结果你居然在思考家国大事#
    李兆先不是愚笨之人,他顺着文哥儿说的“恶性循环”思考了一下,越琢磨越发现这居然是个无解的难题。
    除非太祖再世,强势打击各地的蓄奴行为,再轰轰烈烈地搞一次当年的“还婢于民”行动。
    李兆先心情更复杂了。
    他发现自己以前纠结的事情有点太小儿科,文哥儿提的这么个问题才真正让人想到头秃都想不出解决办法。
    李兆先陷入全新的纠结之中,文哥儿却已经叹完气了。
    文哥儿察觉马车驶出了长安街,很快扔开关于“大明迟早要完”的复杂议题,掀开车帘开始欣赏沿街的商铺。
    他很少出长安街,因此看什么都觉得新鲜,尤其马车走的不是上回杨廷和抱他经过的那条路,街道两旁的店铺他全部没见过!
    李兆先兀自苦恼了一会儿,余光扫见文哥儿已经趴在车窗边上两眼熠熠地左看右看,索性也抛开那对于他们来说太过深奥的问题给文哥儿介绍起来。
    两人聊了一路,马车不知不觉间便驶到了府学大门外。
    李兆先让人去把马车拴好,自己领着文哥儿迈步走进顺天府学。
    作者有话说:
    文哥儿:朋友,来忧国忧民吗?
    李兆先:?
    *
    更新!
    今天该睡觉了!明天一定努力!(bushi
    *
    注:
    明朝蓄奴问题:参考文章《明代奴仆与社会》《试论明朝奴仆制度》《明代婢女政策与法规的演进及社会内涵》等等
    第48章
    顺天府学的规模比起国子监来还真是小了一圈。
    主要还是学生数量不一样,国子监就算一天不如一天,在校生至少也有千八百人,顺天府学的招生名额就那么一百个占地面积当然没国子监那么大。
    文哥儿倒不在意大小他跟着李兆先往里走就瞧见前头有块巨大的卧石碑,府学学规全部刻在上头大概就类似于学生日常行为守则。
    这是明朝各大学校的标配学规瞧着也大同小异,端看执行力度行不行。
    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