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4节(第 1 / 5 页)
    就在这时,有人领着文哥儿进来拜见他。
    丘濬搁下笔,叫人把文哥儿请进来。
    临近过年了,文哥儿每天又穿得跟个红包似的,从头到脚都红扑扑的。他是不挑衣服的,只要冬暖夏凉就好,平时都是他娘准备了什么他就穿什么,好养得很!
    丘濬家风甚严,对儿子要求严格,对孙子要求也严格,儿孙都是从小稳重到大的性情,穿衣风格也十分单调朴素。
    乍然看到这么个活蹦乱跳的红团子,丘濬微微一顿,招手让文哥儿坐下说话。
    文哥儿一点都不客气,麻溜让金生把食盒拿上来。他看了眼丘濬桌上摆着的纸,瞅见上头写着《本草格式》四个字,不由睁圆了眼:“不是《本草纲目》吗?”
    《本草格式》,简直闻所未闻!
    这就是小学生的认知局限了,医学这门实用科学向来很受重视。
    相传从神农那会儿起就开始编《本草》,后世称之为《神农本草经》;到西晋时期华佗徒弟吴普又编了本《吴普本草》;唐宋时期的《本草》相关著作更是多不胜数,连官方都组织人手编过《嘉佑本草》《本草图经》等等。
    所以说,《本草》自古就有,不单是《本草纲目》一本。
    《本草纲目》只是更详实、更丰富、更具体而已。
    据说它足足有190万字!
    单看这集历代本草之大全的体量,文哥儿只知道它也不算稀奇。
    丘濬倒是有些纳闷。他把历代《本草》都翻了个遍,独独没听过《本草纲目》,不由奇道:“你家有《本草纲目》这本书?”
    文哥儿一听,糟了,连丘濬这种当代百科全书都没听过,李时珍肯定还没开始写。
    李时珍,这时候也不知道出生了没!
    这可是连小学生都知道的著名医书,可不能弄没了。
    文哥儿立刻摇着头瞎掰:“没有!格式和纲目,听着差不多!”
    丘濬琢磨了一下,觉得确实差不多。
    小孩子本来就爱把自己知道的新词联系起来,倒不是什么稀奇事。
    文哥儿见丘濬没再追问《本草纲目》的事,马上又化身好奇宝宝:“您还会写医书吗?”
    丘濬摇头谦道:“一时念起罢了,我连京师都出得少,真由我来编这书岂不是草菅人命?”
    文哥儿不懂这些弯弯绕绕的谦虚话,听丘濬说只是一时兴起、不是真的要编书,直接就当真了。
    他很熟练地帮丘濬把摊在桌上的稿纸卷起来,开始热情地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