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18节(第 3 / 4 页)
辈子教书”的苦楚!
    这不就是后世很多人先考个事业编当成过渡期,干着清闲的工作、拿着工资刷题考公务员吗!
    很明显,国考上岸自古以来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
    估计朝廷也是看透了这些教职人员的本质,才定个不干满五年不许辞职去考公。
    想混日子骗俸禄,别做梦了,朱元璋在天上看着你!
    文哥儿得知连他爹这种水平都为上岸奋斗了那么多年,顿时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他很想问问是不是有什么荫官制度,就是亲爹和亲哥牛逼了,直接让儿子(弟弟)混个一官半职,不用考试的那种。
    可想想问出口可能会挨揍,文哥儿又把话咽了回去。
    在明朝想活得滋润可真难啊!
    金生说了,家里没有举人的话,每年都要给官府白干活,你不应征要被抓去坐牢,边吃牢饭边白干活。
    根本没法好好种地。
    就算家中人丁兴旺、侥幸能好好种地,收成也要交很多给官府。
    万一不幸地遇上旱涝灾害,那可能就只能卖地换口粮了。
    每家每户分到的地就那么点,卖个几回全没了,怎么办?
    卖身,卖女儿,卖儿子。
    当个小老百姓,一辈子估摸着就是这样了。
    说来说去,宇宙的尽头依然是考公啊!
    难道等他再长大些就要接受八股文的摧残?
    生活不易,小文叹气。
    早饭过后,有人送了王守仁的信回来。
    王守仁在信里给诸位长辈拜了年,顺便托人给文哥儿带了周岁礼。
    王华拿着王守仁让人带回来的布包去给文哥儿拆开瞅瞅,自己则坐在一边看信。
    文哥儿没想到自己能提前收到生日礼物,颇有些激动。他兴冲冲地把布包打开,赫然发现里头装着的是一叠字帖。
    王守仁还单独给他写了封短信,说自己不能回来看他抓周,特意把自己这几个月在江西搜罗来的字帖匀他一些。
    王守仁在信里殷殷期盼:这可全是当世名家看了都说好的宝贝,相信弟弟你从小多多观摩,日后书法必有所成!
    文哥儿:?????
    王阳明啊王阳明,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王阳明!
    这大过年的,大老远让人给弟弟捎这么多字帖,你一定是魔鬼吧!
    王华见文哥儿对着那叠字帖都快委屈哭了,很没有父爱地笑了出声。
    等瞧见文哥儿气鼓鼓地望了过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