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白莲人设不能掉(穿书) 第233节(第 1 / 5 页)
    关冬颖身为太后放在咸绪帝身边的一颗棋子,如今太后一党落败,她自然是跑不了的。
    只是心里虽然清楚,但一时之间,戚秋还是难掩心中的五味杂陈。
    叹了一口气,戚秋不再去看。
    咸绪帝此时正在霍贵妃宫里,坐在床边,悉心的喂着霍贵妃汤药。
    此番宫变,霍贵妃失去了孩子,更被宁贵妃刁难,身子落下了不少毛病。
    据说宁家与太后串联一事宁贵妃是不知晓的,宁家人嫌弃她愚笨没有告诉她,太后自然也不会对她主动提起,她一直被蒙在鼓里,这次本应不会受到太大的牵连,但却仍被打入了冷宫。
    戚秋听到传言说是,咸绪帝在为霍贵妃出气。
    这传言不知真假,但看着耐着性子哄着霍贵妃喝药的咸绪帝,戚秋觉得这还是有几分可信度的。
    宫人通传过后,咸绪帝并没有起身,而是一直看着霍贵妃喝下汤药这才走了出来。
    如今再看着咸绪帝,戚秋不禁在心中感慨一声。
    也是在胡安,她们查出芮家回了客栈,被皇宫侍卫敲响门走了进来之后,戚秋这才明白过来。
    明白过来这许多事的种种怪异,明白过来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明白过来谢殊线索回忆片段里老太监的那句话的真正含义。
    这隐在京城诡谲的局势下的第三股势力,是咸绪帝。
    为了能将太后一党和隐藏在朝堂之上的所有异党清扫干净,咸绪帝一直都在暗中布局,在得知谢殊插手此案后默默地推波助澜。
    戚秋一直都在想,钱御史到底是谁杀的。
    苗义吗?
    原本戚秋是这么以为的,但仔细想想便觉得不对。
    如果真的是苗义杀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况且距离官员出行去江陵那么多日前他都一直跟在钱御史身边,要想动手早就动手了,为何要一直拖到了钱御史去往江陵的路上,在那么多皇宫侍卫的眼皮子底下动手?
    这有多冒险谁能不知。
    可若不知苗义,又是谁?
    谁能在皇宫侍卫的眼皮子底下,在东光等人的监视下神不知鬼不觉的动手?
    除了贴身保护着出行官员的皇宫侍卫还能有谁?
    想来这也是为了什么调查了那么久,皇宫侍卫却一直没有查到任务蛛丝马迹的原因。
    还有,戚秋之前一直以为戚父将她送到京城来,是迫于无奈想要利用谢府博一条生路,如今想来这才恍然。
    戚父把她送到京城哪里是在赌在求谢家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