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2(第 2 / 3 页)

    邓夏玲同样是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但由于该学院下有许多个专业,两人并非同一年级,又不在一起上课,所以夏珍不认识也很正常。
    授课的老师虽然常说,新闻是有时效性的,是真实的,但在邓夏玲看来,这个规则未免刻板,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她在新闻部内,一开始只是个普通的新生,擅长文字写作,才得以进入撰稿组。
    后来凭借着这一理念,写出来的稿子颇受好评,越来越受部长张艺声的器重,到了大二就成为了部门内副部长中的一名,甚至成为了撰稿组的领头,负责起了外出采访。
    可以说,这份新闻稿就是她大致打好的草稿,交给下面的人润色,排版,发布的。
    邓夏玲有点不解,她新闻写的这么好,大受欢迎,为夏珍增添了人气,为什么她会怒气冲冲找上门来?
    像这种新闻时效性总是很低的,要不了几天就过期了。
    就算有再多不好的言论,也是会烟消云散的,反而是人气慢慢地积累下来,到时候就是校园红人了。
    但夏珍却找上门来了!
    邓夏玲困惑的挠挠头,推了推身边的同学,问了她这个问题。
    她真的很想知道,如果能用很快会过期但不那么好听的名头来换名气,大家会选择什么?
    结果玩手机的舍友脸一抬,指着手机一个主播说:“看到没有,做主播的虽然名声不那么好,但是吧,名气是实打实的,钱也是实打实的,你都说会过期了,那还怕啥?”
    她拍了拍邓夏玲的肩膀,以为她在为娱乐圈什么事情而苦恼,笑眯眯地说:“这个圈子里更新换代特别快,随便一刷就洗白了,所以啊,别想太多了。”
    邓夏玲点点头,等她做好心理准备回头看群聊天时,发现那张图早就被刷走了。
    之前的恭喜,现如今都换成了商讨对策。
    部长张艺声是知道邓夏玲现在有课的,所以并没有强求立马就联系到她,只说等下课打电话叫她来,现在是要安抚夏珍。
    他又看那个大一的新生慌手慌脚,心里没底,怕他说错什么话,就直接把公众号接手过来,由他来答。
    夏珍一看到对面发过来的句子变了种语气,就猜到肯定是换人了。
    行吧,换就换,能把事情说清楚就行了。
    ☆、125-乌龙案
    第22章
    跟刚才那个夏珍问一句, 都要间隔好几分钟才会回复的新手不一样。现在跟夏珍对话的这个人,说话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