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0(第 2 / 3 页)
下书信往来,交情日深,那边,景珂和卫敏文日夜兼程一路疾驰,经过二十多日的奔波终于回到了京城,勉强赶上了太后出殡的日子。
太后出殡那日,满城缟素,百官万民都素服为太后送行,送行的队伍延绵了数十里还没有尽头。稍后,太后被送入冀州安远府的皇家陵寝与先帝合葬,这位景皇朝立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女性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
太后留有遗旨,不许皇帝大办丧事,靡费扰民,国丧以民间禁乐禁嫁娶一月为佳,有爵人家百日为佳。不过皇帝悲痛难忍,并没有遵守太后的遗旨,而是把民间禁乐禁嫁娶改为三月,有爵人家改为半年,皇室亲族按礼为太后守孝。
当时以丧仪隆重为孝,所以皇帝就算没有遵守太后的这道遗旨,也不会被人指责为不孝,相反会被认为是至孝。
当然,亲族可以守孝,皇帝本人是不在此例的。百官可乞丁忧为父母守孝,皇帝可是连丧事期间都要操劳国事的,这个也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转眼之间,半年多就过去了。
这一年是弘庆十四年,永宁侯世子卫敏文已经年满二十四岁,早就到了娶妻成亲的年纪,只因他前几年一直不在卫衍身边才耽搁了下来,此时他回到了京里,而且出了国孝,这婚事自然是被提上了日程。
大凡儿女的亲事,一般操心更多的都是母亲,虽说世家子弟的婚事从来都是各个方面衡量下来的结果,但是能够成为世家的当家主母绝对不会欠缺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做父亲的大多是从旁给与一些意见,这最后的筛选工作还是要交给做母亲的来处理。
绿珠虽然不是永宁侯府的当家主母,但是卫衍相信她绝对是有能力为卫敏文挑选一个合适的媳妇的,所以当他为儿子的婚事人选纠结了几天还是没有头绪后,找到了绿珠来商量。
“侯爷可是有什么挑选的范围?”绿珠也没有推辞,敏文也是她的儿子,让她为儿子的婚事尽点力也是应该的。
“一般与我卫家联姻的都是通家之好,不过我也不清楚到底哪家有适龄的女儿,性情品格如何,是不是和敏文般配,这些都要劳你去打听打听。”这种家长里短,通常都是母亲的活,哪家有好儿子卫衍可能听说过几个,要问他哪家有好女儿可娶为儿媳实在是有点难为他,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了绿珠来办。
“这不是难事,侯爷尽管交给我来办。不过侯爷有没有想过,敏文已经这般大了,平时主意又多又正,若是他有了心仪的人选,却不在侯爷的这通家之好之列,侯爷准备怎么办?”虽然儿女婚事都是父
太后出殡那日,满城缟素,百官万民都素服为太后送行,送行的队伍延绵了数十里还没有尽头。稍后,太后被送入冀州安远府的皇家陵寝与先帝合葬,这位景皇朝立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女性终于走完了她的一生。
太后留有遗旨,不许皇帝大办丧事,靡费扰民,国丧以民间禁乐禁嫁娶一月为佳,有爵人家百日为佳。不过皇帝悲痛难忍,并没有遵守太后的遗旨,而是把民间禁乐禁嫁娶改为三月,有爵人家改为半年,皇室亲族按礼为太后守孝。
当时以丧仪隆重为孝,所以皇帝就算没有遵守太后的这道遗旨,也不会被人指责为不孝,相反会被认为是至孝。
当然,亲族可以守孝,皇帝本人是不在此例的。百官可乞丁忧为父母守孝,皇帝可是连丧事期间都要操劳国事的,这个也算是有得必有失吧。
转眼之间,半年多就过去了。
这一年是弘庆十四年,永宁侯世子卫敏文已经年满二十四岁,早就到了娶妻成亲的年纪,只因他前几年一直不在卫衍身边才耽搁了下来,此时他回到了京里,而且出了国孝,这婚事自然是被提上了日程。
大凡儿女的亲事,一般操心更多的都是母亲,虽说世家子弟的婚事从来都是各个方面衡量下来的结果,但是能够成为世家的当家主母绝对不会欠缺这方面的能力,所以做父亲的大多是从旁给与一些意见,这最后的筛选工作还是要交给做母亲的来处理。
绿珠虽然不是永宁侯府的当家主母,但是卫衍相信她绝对是有能力为卫敏文挑选一个合适的媳妇的,所以当他为儿子的婚事人选纠结了几天还是没有头绪后,找到了绿珠来商量。
“侯爷可是有什么挑选的范围?”绿珠也没有推辞,敏文也是她的儿子,让她为儿子的婚事尽点力也是应该的。
“一般与我卫家联姻的都是通家之好,不过我也不清楚到底哪家有适龄的女儿,性情品格如何,是不是和敏文般配,这些都要劳你去打听打听。”这种家长里短,通常都是母亲的活,哪家有好儿子卫衍可能听说过几个,要问他哪家有好女儿可娶为儿媳实在是有点难为他,只能把这件事交给了绿珠来办。
“这不是难事,侯爷尽管交给我来办。不过侯爷有没有想过,敏文已经这般大了,平时主意又多又正,若是他有了心仪的人选,却不在侯爷的这通家之好之列,侯爷准备怎么办?”虽然儿女婚事都是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