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鸿门宴(第 1 / 3 页)
    其实今天的刘林只有一个目的:
    通过今天这场饭局,钓足所有人的胃口,让这些人彻头彻尾的相信他,上杆子的为他所用。
    将现有的资源人脉充分整合,才是刘林设下这场鸿门宴的最终目的。
    眼下,时机成熟。
    刘林才露出一副无奈的表情,叹了口气。
    “并非我不想和兄弟们一起飞黄腾达,恰恰相反,我这个项目你们中间确实有人适合参与。”
    “谁呀,是我吗?”宋金宝一脸期待的问。
    刘林示意大伙稍安勿躁,听他把话说完。
    “我先说说我手中的项目,如果你们谁觉得自己有能力参与的,我会考虑。”
    大伙儿忙都放下筷子,支起耳朵的想听刘林的大机遇。
    “我有一个朋友,托我帮他收棉布,有多少他要多少。
    他不管咱们是多少钱收上来的,最后统一给咱们3毛钱一米的价格。”
    刘林这价也不是随便定的。
    主要是农村妇人自己织的布肯定不像机器制品,质量必定会参差不齐。
    所以为了避免收购中出现的损耗,才定了这个价。
    另外,这种方式收上来的布料,多半是农民手里的积压的布料,更多村民会抱着一种能换一分是一分的,反正放在手里也不值钱的心态。
    因此,价格上肯定有极大的压价余地。
    但是,只要他将这匹货带出这个产棉大县,送到缺衣少棉的地区,那价钱就会翻上不止十倍。
    “棉布?那玩意上哪里弄?”
    县城里长大的李兴旺不太懂,还没听出其中的商机。
    而从村里走出来的崔大民急不可耐的举起手,眼睛都亮了,“林哥,你真的要收棉布吗?这个我能帮你,真能帮。”
    崔大民所在的石咀村,是县里有名的贫困村。
    主要就是因为农民种的棉花,销路不好。
    或者卖出去,也并不挣钱。
    所以很多人家自己织成了布,因为没销路,平日里只能留着自己做衣服穿。
    别说三毛钱,就是一毛钱,也会有很多村民愿意卖掉换成钱。
    如果他把村里的布都收上来,一米挣两毛。
    不但村里人都会感激他,自己也会轻轻松松的赚个上千块。
    如果再将周边农村的棉布也收了,那自己岂不是一夜之间…
    纵使一向憨直的崔大民,都已经越想越坐不住了。
    “林哥,你朋友他真的有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