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十八节(此节枯燥,可以不看)(第 10 / 12 页)
家和官僚士人会低头接受儒道相融之策?”
    “因为我决定劝说长公主和陛下发动第三次党锢。”李玮笑着说道。
    “你说什么?”李弘骇然心惊,
    “你说什么?你要发动第三次党锢?”
    “在屠杀和党锢之间,你选择哪一种?”李玮说道,
    “大将军,我觉得飞燕兄的话说得对,不能再杀了,再杀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这些人的权势太大了,人也太多了,盘根错节,杀不完的,越杀越多。既然堵不住了,那就只好用疏导的办法。”
    “这也叫疏导?”李弘气苦,怒声问道。
    “大将军,你要知道,长公主和你都决心退出朝堂,而我们的中兴策略又必须长久坚持,这个矛盾如何解决?”李玮平静地说道,
    “这些人不愿合作,那就让他们滚回老家。凭我们现在选拔人才的办法,朝廷不愁招揽不到贤良之士。其实看看几十年前的两次党锢之祸就知道了,你要是来真的,让这些人退出朝堂,他们还不愿意拍屁股走人,很多人都会选择妥协留下来。有多少士人愿意舍弃荣华富贵?这个办法不但可以让士人分裂,还能让很大一部分愿意为社稷出力的士人,愿意改良儒学的士人们纷纷上位,得到更多更好的机会,继而大家齐心协力,共创新儒学,共建新大汉。”李弘目瞪口呆地望着李玮,脑中一片空白。
    以下不计字数。《黄帝四经》:从古到今,人们历来认为汉初以道家
    “黄老”治国,认为
    “黄老之学”在汉初曾风靡一时,并且认为
    “黄老之学”在汉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中起过重大作用。但是,由于历史资料的缺乏,尤其是由于道家
    “黄老”之中的道家黄学一派的代表作《黄帝四经》从汉代之后便失传了,造成了人们对
    “黄老之学”的种种误解,
    “黄老之学”也因此而成了千古难解之谜。人们无从知道
    “黄老”之中
    “黄学”一派的真实思想内容,只好牵强附会地以
    “老”代
    “黄”了。但当人们用老子之学或老庄之学来代替
    “黄老之学”时,很多问题常常难以自圆其说。比如崇尚自然,消极无为,专注于心性修养而一味追求个人精神解脱的
    “老庄之学”又如何能使汉初凋敝不堪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走向繁荣,并使新生的汉家政权不断得到巩固呢?
    而且汉初在
    “黄老之学”指导下所实行的各项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