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乱世豪雄篇 第十二章 旌旗未卷 第一节(第 3 / 7 页)
所以这反对弹劾的奏章也就石沉大海,毫无消息。
太傅杨彪实在无法接受,改制可以,但也不能这么改。这算什么?这也叫治国之策?
我看这是卖国之策。他连续上奏长公主,长公主置之不理,杨彪愤而请辞。
他不干了。这次长公主马上回书了,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同意了。宗室刘和出任太傅一职。
光禄勋卿袁耀也不干了。当年袁术在北军做长水校尉的时候,刘冥是长水营的军司马,是袁术的部下。
袁术在信都城差点被大将军杀了,而原因就是因为刘冥的背叛。和一个背信弃义之徒同殿为臣,而且还是一个匈奴人,他觉得非常羞耻。
他上表请辞,要到州郡去任职,主动要求外放,京城待不下去了。朝廷给了袁耀一个惊喜,拜袁耀为平南将军,督领豫州兵事。
朝廷为何做出这种任命,长安有很多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袁耀到豫州更好,而钟繇有些待不下去了。
刘表中了钟繇的反间计,杀了袁熙,后来明白了,在襄阳痛骂钟繇,荆襄、江淮两地人所皆知。
袁阀的势力遍及荆、豫两州,门生故吏们一边骂刘表,一边骂钟繇。袁绍都死了,为什么还不能放过他两个儿子?
即使要杀,也要堂堂正正地杀,何苦用这种卑鄙手段?豫州很多袁阀的门生弟子一气之下,卷铺盖走人,不跟钟繇混了。
袁耀本是文武兼备之才,又是朝廷正式认可的袁阀家主,他现在到豫州坐镇,当然很快能收拢人心,全力对付荆州刘表。
至于为什么让钟繇督领青兖两州兵事,估计还是考虑到荡寇将军雷重的那七万大军。
和吕布比起来,钟繇指挥雷重,岳父指挥女婿,当然更加得心应手了。
刘冥到了朝廷,度辽将军谁干?谁统率度辽铁骑?河南尹徐晃出任度辽将军。
袁耀走了,新任光禄勋是谁?张郃,镇护大将军、青州刺史张郃.青州刺史是谁?
少府卿许靖。许靖给外放了。少府卿又是谁?原京兆尹余鹏,李玮的同窗。
京兆尹又是谁?原大司农丞朱穆,李玮的大舅子。新任河南尹是谁?原尚书左仆射司马朗。
新任尚书左仆射是谁?丁立,李玮的同窗。执金吾玉石将军一直统兵在外作战,执金吾一职过去由颜良代领,现在改由陈好代领。
朱穆的弟弟朱魭出任治书御史。长安人恍然大悟,丞相李玮借着这个机会,把同窗刘冥、余鹏、陈好、丁立,把至亲朱穆、朱
太傅杨彪实在无法接受,改制可以,但也不能这么改。这算什么?这也叫治国之策?
我看这是卖国之策。他连续上奏长公主,长公主置之不理,杨彪愤而请辞。
他不干了。这次长公主马上回书了,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同意了。宗室刘和出任太傅一职。
光禄勋卿袁耀也不干了。当年袁术在北军做长水校尉的时候,刘冥是长水营的军司马,是袁术的部下。
袁术在信都城差点被大将军杀了,而原因就是因为刘冥的背叛。和一个背信弃义之徒同殿为臣,而且还是一个匈奴人,他觉得非常羞耻。
他上表请辞,要到州郡去任职,主动要求外放,京城待不下去了。朝廷给了袁耀一个惊喜,拜袁耀为平南将军,督领豫州兵事。
朝廷为何做出这种任命,长安有很多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现在袁耀到豫州更好,而钟繇有些待不下去了。
刘表中了钟繇的反间计,杀了袁熙,后来明白了,在襄阳痛骂钟繇,荆襄、江淮两地人所皆知。
袁阀的势力遍及荆、豫两州,门生故吏们一边骂刘表,一边骂钟繇。袁绍都死了,为什么还不能放过他两个儿子?
即使要杀,也要堂堂正正地杀,何苦用这种卑鄙手段?豫州很多袁阀的门生弟子一气之下,卷铺盖走人,不跟钟繇混了。
袁耀本是文武兼备之才,又是朝廷正式认可的袁阀家主,他现在到豫州坐镇,当然很快能收拢人心,全力对付荆州刘表。
至于为什么让钟繇督领青兖两州兵事,估计还是考虑到荡寇将军雷重的那七万大军。
和吕布比起来,钟繇指挥雷重,岳父指挥女婿,当然更加得心应手了。
刘冥到了朝廷,度辽将军谁干?谁统率度辽铁骑?河南尹徐晃出任度辽将军。
袁耀走了,新任光禄勋是谁?张郃,镇护大将军、青州刺史张郃.青州刺史是谁?
少府卿许靖。许靖给外放了。少府卿又是谁?原京兆尹余鹏,李玮的同窗。
京兆尹又是谁?原大司农丞朱穆,李玮的大舅子。新任河南尹是谁?原尚书左仆射司马朗。
新任尚书左仆射是谁?丁立,李玮的同窗。执金吾玉石将军一直统兵在外作战,执金吾一职过去由颜良代领,现在改由陈好代领。
朱穆的弟弟朱魭出任治书御史。长安人恍然大悟,丞相李玮借着这个机会,把同窗刘冥、余鹏、陈好、丁立,把至亲朱穆、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