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祭潮(第 2 / 8 页)
   眼前的一切,恍惚观之。
    仿佛那朝阳在霎时之间于雾海中浇灌出了一座繁华的滨海小城。
    今天是八月十五,是钱唐观潮的盛时,亦是钱唐人祭潮的佳节。
    …………
    石塘上人声鼎沸,越来越热闹。
    但祭典不开,江潮也声势也不高,仿佛都在等待一个契机。
    这契机便在东北的海岸处。
    那里有一座连绵矮山。
    日头已高,晨曦已收。
    可那片矮山上竟还缭绕着一片薄薄的云霞。
    实则不唯今日,每个早晨或黄昏于城头眺望,都能瞧见这片山上的霞光长久于它处,很是奇妙。
    所以钱唐人说此山“朝布金霞,暮收红云”,乃是云霞栖息之处,唤作“栖霞山”。
    十三家的在世仙佛们认为城中俗世嘈杂污浊,有碍修行,又不忍抛下钱唐众生不顾,称这片山所以奇妙,是因它是天下有数的洞天福地之一,便择近辟此山为别苑,兴建道场于山上清修。
    李长安极目张望,确见渐渐稀薄的霞光中有亭台楼阁隐现于花木山石之间。
    只不过……
    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中有这么一号“栖霞山”?
    “假的呗。”黄尾嘿嘿,“早八百年,这一带还在海里泡着哩,哪来甚洞天福地?”
    “《钱唐珈蓝录》所载,钱唐出海门数里是先人熬波煮海的地方,名字也应景,就叫‘盐官’。后来被十三家看上,修起了宫观,不许盐民在附近继续采薪晒盐,盐场由是南迁去了余姚,市面上的盐价也因此贵了两三成。”
    他近来脾气见涨,都敢“妄议”寺观了。
    可转头……
    远远有鼓乐声传来。
    堤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忽而骚动,如鸟兽散开。
    “快!快!快!”
    黄尾也赶紧收起指点江山的嘴脸,似火烧了勾腚,招呼着大伙儿离开堤道。
    李长安不明所以,但也跟了上去。
    不多时。
    堤道一空,人们都避到了旁边的斜坡上。
    斜坡狭窄又拥挤得难以立足,但人群中少有抱怨,人人都踮脚翘首望着声音来处——栖霞山下,鼓乐渐渐清晰,宫商羽徽清雅幽远,绝不类凡俗靡靡之音。
    霞光沉降,云气弥弥。
    一支队伍徐徐而来。
    其中男女都作道人打扮,坤道者芙蓉粉面,娥眉淡如远山;乾道者头戴金冠,执玉笏,姿容肃整。
    幡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