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鬼王宴(第 4 / 6 页)
八鬼王宴,实则就是誓约中祭祀鬼王的日子。接到帖子的人与鬼,都得在这天把一万钱交予巫师,由他们带入窟窿城供奉给鬼王。所以,才唤作‘万钱贴’。”
    一谈到钱,大伙儿立马从故事的热血沸腾里清醒,摆回了自个的立场。
    “真是岂有此理?!”
    秀才鬼们最是义愤填膺。
    “既受供奉,便是神灵,如何能夺民钱财?!”
    黄尾不以为然地辩解道:“鬼王无庙,平日受的供奉不多。再者说,钱唐与别处不同,即便是鬼,也要穿衣吃饭。鬼王家大业大,如何少得了钱财。他也多少护得地方繁荣富庶,一万钱倒也不算什么大数目。”
    说罢。
    大伙儿都瞪大眼瞅着黄尾,仿佛再一次认识了他。
    这个只能讨米汤骗肚子的穷鬼,竟认为一万钱只是小钱?!
    难道这就是城里鬼的格局么?
    可惜城里鬼的心胸与乡下鬼并不相通,尤其是穷得只能喝米汤,还有人试图把自个儿攥出尿的时候。
    几个秀才带头一通鼓噪,很快达成共识,要上城隍庙,告冥状!
    黄尾好说歹说见劝不住,不知从哪里弄来俩猪尿泡,灌满了粪水,说是与他们傍身。
    “道长就不必去了,先随我去烧香拜社吧。”
    …………
    社。
    本意指土地神,后渐渐引申为祭祀神灵的组织形式,再后来又扩展到其他方面的社会活动中。
    譬如会社。
    钱唐人尤爱结社、集会。
    例如裁衣社,是裁缝们结成的行会;白社,是棺材铺子、吹打手、阴阳师傅乃至厨子等丧葬从业者们互通声气的平台;再如最常见的某某同乡会,既是外来户们尤其是流民,患难相扶的组织。
    这些帮、门、会、社,说好听些,是为了抱团求存、友爱互助。难听点,却是有活力的社会团体的温床与雏形,或者,本就是!
    李长安自然敬谢不敏。
    黄尾劝道:
    “钱唐人人入社。入了社,事事有人出头;不入社,行行寸步难行。即便是作苦力、作乞丐,不入社,也是作不安生的。”
    “再说,入了社,还有一项好处。钱唐城内,常常有富贵人家出头祭厉施孤,都由会社暗中看顾,若不入社,连根冷香都吃不着哩。”
    道士转念一想。
    反正不要钱,暂且就入乡随俗吧。
    ……
    黄尾引荐的会社是富贵坊里势力最大的一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