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走蛟(第 5 / 6 页)
,他不由望向石桥,寻找那个也许可以给他答案的人——李长安按剑而立,凝望远方——法严稍稍一愣,同行许久,他第一次在玄霄道人身上看见如此神采。
    仿佛宝剑生出毫光。
    他不由循着道士的目光望去。
    在身后,蛇溪蜿蜒而来的重重青山层叠处,那一望无垠的青黛正被大片的白色涂抹。
    那白色不是山间升起的云雾,也不是天上降下的雨幕,而是沿着河道奔涌而出的滔天巨浪!
    汹涌洪流卷起万丈波涛,一时鞭挞群山轰隆作响,一时翻上青天与云层相连。
    一如银河漫卷。
    一如海天倒扣。
    寻常洪水绝不可能有此等伟力。
    果然。
    洪峰高处,一个巨大如丘陵的蛇首浮出波涛。
    此乃大蛇行洪!
    …………
    余杭城东门外有一片河滩。
    水流经此放缓,带来泥沙淤积,孕育出大片大片的芦苇丛。
    若在秋日,在月光明朗的晚上,江上细波粼粼好似月色潺潺流淌,恰逢芦花开放,团团素白花绒随风摇摆,恰似月光里飘摇着雪花。
    难得美景,愿意赏玩的人却很少,尤其是晚上。
    概因地势缘故,上流的漂浮物常在这片河滩搁浅。这年头,河上飘着的多是什么呢?死人罢了。
    然而今夜,这孤零零的河滩偏偏有了两位来客。
    那是个女人,提着油灯,荆钗布裙,年纪在二十多快到三十岁的样子,轮廓还带着年少时的秀丽,眉宇间却已流露出岁月与疲惫。
    对,还有一位小客人,是只窝在女人怀里的大黑猫,圆头圆脑肥肚皮,两只碧绿的眼睛炯炯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一人一猫刚到河边。
    女人就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
    河滩上仰躺着一个和尚,双目紧闭,一动不动,浑身湿漉漉的,多半也是上流飘下来的搁浅物。
    惊讶后女人竟没有害怕,反而小心靠近,放下猫儿,俯身去探和尚鼻息。
    “姑娘放心,和尚还是活人。”
    女人吓得一个哆嗦,手忙脚乱举起油灯。
    前边,芦苇丛一通摇晃,又钻出来一个短毛和尚。
    短毛和尚浑身也是湿透,怀里抱着个婴孩,用干燥的芦苇绒花裹着,抿着拇指,睡得正香。
    “姑娘莫怕,某不是歹人。”短毛和尚又说,“附近有大夫么?这孩子好像生病了。”
    女人听了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