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第 2 / 5 页)

    刘大娘的名字便是这样传开来的。
    不过,好在当时南地的朝廷将将覆灭,成朝新君还未登基,县君都自顾不暇,自然也没人理会一个小小的泼皮之死。
    且刘大娘也不是毫无准备,后来的县君上任,泼皮的家人鸣冤,她便散尽自己的大部分钱财,才得以全身而退。
    故而,她才早早需要绣坊的活计糊口。
    不过坊间也有传闻,说这刘大娘的兄长与县君有旧,所以放过了她。
    *
    刘大娘今日向绣坊告假半日。
    她要去银匠铺里取她订好的长命锁。
    长命锁是要送侄子的生辰贺礼。她兄长如今带着侄子居住在如今的京城,中都。
    这是她为侄子准备的第一份礼物。
    也是她来到禄城后,第一次联系兄长。
    她是已死之人,兄长冒了极大的风险救她一名。按理说,她这辈子都不该联系他的,但事急从权,她有不得不联系的理由。
    她的孩子到了念书的年纪,但她现在没钱让他念书。
    况且,距她的死亡已经过去了七年,风头说不准过去了。
    取好了长命锁,刘大娘又去街上算命先生的摊子上借了笔墨,自己动手写了一封信。
    信上只有寥寥数言。
    兄长亲启:贺侄儿七岁生辰,略备薄礼,不成敬意。甥年岁见长,然余力有不逮,弗能延请开蒙之师,兄可有闲余书册借余一观?恭颂秋安。妹韶声盼复。
    算命先生惊讶地看着她,这位有名的刘大娘,竟然还能读书识字!
    刘大娘,或者说柳韶声,发现了算命先生打量的目光,但她视而不见。
    沉默地写完,沉默地付钱,又沉默地离开。
    像一只游魂。
    没有人气。
    算命先生想到她的名声,忍不住不住背后发凉。
    韶声如今租住在一间小杂院里。
    前面说过,她用尽钱财去摆平身上的命案,故而把来时落脚的院子也贱卖了。
    便只能与人合住,她住在西厢房。
    这是她这辈子过得最拮据的时候,但真适应了之后,也没什么,并不觉如何辛苦。
    “今日我跟药铺的掌柜说好了,他答应收你做个小伙计,去学算账识字。终于不用在我面前呆着了,碍眼。”韶声从外面进来,“砰”地将怀里的长命锁和信件放在一旁,对着屋内说。
    声音又冷又硬,全是不耐烦。
    “知道了,娘。我会听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