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第 2 / 5 页)
女子,无人照顾,那便名正言顺地留在临昌!”
    柳镜池冲动之下,不过脑子地脱口而出。
    “照锋,这父母之命……”
    “事急从权,请周大人为我们证婚,容后再向父母谢罪。”
    如此,梅允慈便成了柳镜池的妻子。
    这些都是八月中,梅允慈递给韶声的信件之中,所提到的事情。
    信中还有些委婉的劝词,说:她知道韶声少时便不喜欢齐公子,如今阴差阳错嫁给他,之中定然有苦衷。若过得不高兴,可以传书过浔江,周大人与她的夫君,都会想办法帮助。
    这封信,本该是周静命他安插在中都的探子,悄悄送到韶声手上。
    却直接到了齐朔手中,再由齐朔转交。
    究竟是探子不慎露出了马脚,还是他觉得为此等小事,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不值当,所以主动截获,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信被齐朔一把塞在韶声手心,塞时还不忘阴阳怪气:“这位周大人对小姐,可真是恋恋不忘,阴魂不散啊。”
    “怎么,当我是你的恩客,他来救风尘?”
    说到后面这句,语气之中甚至带上了几分凌厉。
    其实,这封信确实是梅允慈、柳镜池与周静共同的意思。
    韶声与齐朔的前缘,世人无从得知。
    而周静在中都的时日里,也并无机会与韶声对谈。只是成亲之时,远远地望见过。
    因此,他对韶声的印象,仍然是南下逃命之时慷慨明义,颇有气节的刚烈女子。
    至于柳镜池,柳大夫人素来不叫家中琐事传到儿子耳朵里,督促他苦读勤学。故而,他只知韶声一直在澄阳的云仙山中清修。
    再往后,父亲去了澄阳又回来,留下叔父一家和韶声一道,他更不能窥知其中缘由。被亲女儿带着人打了一顿,柳大爷受得了这委屈,但也受不了这件丑事传出去,当然讳莫如深。
    故而,正是因着他们对韶声的这番印象,才有梅允慈偷偷往北地寄信这一节。
    字里行间,都满含着殷切的希望,希望身在中都的元夫人,深明大义的柳韶声,能够卧薪尝胆,助她的故国收复失地,驱逐贼寇。
    但此事韶声就更不得而知了。
    只觉得齐朔阴晴不定,火气不知从何而起。
    她也只能先晾着他一会,自顾自地展开信纸,等他气消了再安抚。
    “梅小姐?她怎么会给我写信?”她一边拆,一边奇怪。
    齐朔虽心里还有气,但仍忍不住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