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 3 / 6 页)
红玉缀在花心。
    虽不够买下一处京城的房产,但赁个一年半载,确实绰绰有余。
    紫瑛当了这些,帮韶声办完事,还能自己留下不少银钱。她当然高兴。
    紫瑛应下了差事,医馆也收留了齐朔。
    此间事已了,马车又辚辚地载着韶声回府了。
    路上韶声得了空,倒是想起了今日梅府宴会上的事情。
    严格意义上,宴会主人梅允慈并不是韶声的朋友。
    她是梅次辅的孙女,在家中行三,因着祖父的荫恩,人都客气称一声梅三小姐。
    如今齐之行倒台,梅次辅自然是阁臣中头一位,梅允慈在京城闺秀中的地位,更甚从前。
    是韶声巴结的对象。
    就譬如说,韶声甫一入席,梅允慈便将她招过去,兴师问罪:“柳二,柳韶言不来?”
    “她说她病了,来不了。”
    韶声没完成她的吩咐,因而回答沉闷而干涩。
    她低着头,眼睛里蒙上了一层阴翳,看向膝上,双手一下一下地扯着帕子。帕子上绣着几朵杏花,中规中矩,普普通通,针法规整,花型却失于呆板,是她自己绣的。
    她说话时习惯垂着眼睛,不看人。
    “说病了就是真病了?她找借口你就信了?”梅允慈抬高声音,不满之意很明显。
    宴上其他的姑娘听到动静,陆陆续续地围过来,簇拥着梅允慈,都来看韶声的笑话。有的人已经忍不住,嗤笑出声:“噗呲。”
    这些小姐们虽然也巴结梅允慈,但巴结与巴结,跟班与跟班,也分高下。
    韶声就属于最下之流。
    宴上的闺秀与她关系都不好。她们觉得她性子古怪,甚少说话,连带着面相也郁郁,看得人不高兴。
    而梅允慈本人也看不上她。
    韶声能挤入她的交际圈,做她的跟班,原因是柳韶言。
    梅允慈喜欢齐朔。
    所以记恨他的未婚妻柳韶言。
    韶声是柳韶言的堂姐,能提供些柳韶言相关的消息,方便梅允慈针对她自以为的情敌。
    今日宴会,梅允慈非要韶声叫柳韶言来,就是准备给她点颜色看看。
    原因当然还是齐朔。
    柳韶言竟然在圣人降罪的圣旨到达齐府之前,求太后为自己出头,退了婚。
    此事让梅允慈难以接受。
    齐家遭难,齐朔殁于齐府大火,柳韶言却无动于衷,说甩就甩?
    所以,韶声没将人叫来,当然惹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