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风不偷月 第130节(第 4 / 5 页)
瞪着大眼睛瞧够了,再放下,最后只握着桌尾的一枚铜币,祖母说他有尺度,不会沾了满身铜臭。
    那一枚就是天启通宝。
    刻这一枚铜钱,沈若臻算是纪念曾经的家业渊源,也记录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接触货币的趣事。
    他拜托道:“日月版的天启通宝很稀有,劳烦您把纹样镌刻仔细些。”
    师傅做了保证,去登记信息了。
    店内一隅剩他们俩,沈若臻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项明章猜道:“日月同辉,寓意很好。”
    沈若臻纠正:“是日月为‘明’,我想刻在我的印章上。”
    第120章
    刻章需要花费时间,沈若臻留下联系方式,等制作完成再过来取。
    交付了定金,每位顾客可以挑选一份赠品。小巧的流苏坠子,但沈若臻不舍得在印章上穿孔,四方印台,他那箱旧物中有行长公印配套的。
    沈若臻便挑了一盒素色信笺,几十张,在写信的年代也够用很久了。
    从印社离开,项明章问:“这场约会还满意么?”
    沈若臻眉眼间带笑:“满意。”
    当代人拟协议都签名,公司文件要盖公章,项明章说:“印章刻好了,要印在什么地方?”
    “落款。”沈若臻捏着那盒素笺,“写完信可以印上我的名字。”
    项明章心道,这年头也就你沈少爷写信,他问:“你打算写给谁?”
    沈若臻在二十一世纪结识了不少人,大部分在同一城市,一些商业合作伙伴散布在全国各地。
    项明章以为沈若臻能写信的人,大概是宁波的姚老太太,深圳的翟沣,宾大校友欧文也勉强算一个。
    不料,沈若臻回答:“我写给你吧。”
    项明章意外地说:“给我写什么?”
    街角微风,沈若臻扬着发丝,口述道:“明章见信展,谢君礼赠,不胜欣喜。”
    项明章被哄得遭不住,分不清“不胜欣喜”的人到底是谁,信号灯闪烁着绿光,他抓住沈若臻的手臂穿过街口。
    两个人漫无目的,却不愿分开,一直消磨到傍晚走得腿都酸了。
    沈若臻回到家,楚太太和楚识绘也刚回来,她们去找周恪森,而周恪森今天要去墓园,索性三个人一起去给楚喆扫墓。
    楚太太迫不及待地说:“老周也觉得那栋大厦不错,我决定抓紧办,那块位置很抢手的,拖久了别被人截胡呀。”
    沈若臻道:“那雷律师又有的忙了,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