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恩科(第 3 / 5 页)
陛下御览!”
    叶向高上前两步,自袖中拿出一份奏疏,递了上去。
    “诸位先生以为,此事如何?”
    天子看完了奏疏,开口对着底下问道。
    明显是早有准备……
    望着叶向高早准备好的奏疏,底下一群大臣心中暗暗吐槽一番,面色上却是古井无波。
    应该说,叶向高所说的事情的确是个好办法,科举成熟的基础是有足够多的学子出现,换句话说,是基础教育的普及,若是连识字读书都不能,谈什么考科举?
    不过是将贵族子弟直接为官多了一道考察的程序罢了,这也是科举经历了整个唐宋的发展,直到明代才彻底成熟的原因。
    而现在的数算和格物,也就和当初草创的科举差不多,没有足够的学子,自然也就没人来考试。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而为了应对这种问题,自然须得降低门槛,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众大臣虽然有些意外,可也没什么异议。
    拱了拱手道。
    “听凭陛下圣裁!”
    这意思就是,一切由陛下您来决定,我们不支持也不反对,您老人家自己折腾去吧!
    “诸卿……呃,咳咳,既然诸位先生都没有意见,那就照此办理吧,距离科举开考还有十几日,既然如此,现在便派人去各地通知各位士子吧,数算和格物的考试延后几日,定在下月十五,叶先生,说说你的另一个对策吧……”
    朱常洛习惯性的想要开口劝说一干大臣,开了个口,才发现并没有反对,一时之间有些尴尬的咳嗽了两声,连忙转移话题道。
    其实说起来,这件事情朱常洛也有些无奈,就如刚刚所说的,科举的诞生和演变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想要一撮而就是不可能的,他固然清楚数算和格物的重要性,但是想要一夜之间就将这两门科学扶植起来,却是压根不可能的。
    所以也只能慢慢来了,所以说,整个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演变,不是没有任何的道理的,历史行进到哪个阶段,才能做哪个阶段的事情,一旦强行为之,所遇到的难度将不是一星半点……
    不过话说回来,这一次老大人们这么“开明”的态度,倒是叫朱常洛有些吃惊,他原本以为涉及科举,这帮老大人会像往常一样顽固。
    毕竟降低科举的门槛,也就代表着含金量的降低,这对于清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一番说辞来说服老大人们,却没想到被老大人一句听凭圣裁而全部胎死腹中!
    “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