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明春第342章大都督您就是我奴儿哈赤的亲爹啊(第 1 / 6 页)
    “其实,小侄是想保举如松哥哥为宣府总兵,加都督衔……”乖官不紧不慢,缓缓抛出诱饵,甚至还悠哉游哉对李如柏来了一句,“如柏哥哥,我的茶呢?”
    李如柏哪里还顾得上他的说笑,满脸呆滞的神情,他大哥李如松如今是神机营副将、世袭锦衣卫指挥使、佥书右府提督京城抚,听起来一连串的官职,但是,这其中有个很致命的地方,李如松并不在北京城而是在广宁城,这就足够说明问题了。7k7k001.
    北京城勋戚众多,李成梁固然是满朝夸奖为“国朝二百年所未见”的大牛人,可这并不代表以英国公为首的北京武勋世家们就看得起铁岭李家,至于京营防卫,更加不可能落在李家手上,李如松如今占的不过是个头衔罢了,而且李成梁也心知肚明,别说京营不在他李家手上,即便朝廷把京营交给李如松,他也会上奏章坚辞不就的,只要是个有脑子的政治家,就不会在掌握着庞大边军的同时还掌握京畿重地的兵权。
    所以李如松一溜串的高官头衔,有,等于没有,但是乖官说的宣府总兵,这可是九边炙手可热的位置,不过,明制,总兵不能领着手下的兵到处乱窜,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哪怕总兵官带着手下兵丁在自己地盘的边界上瞧见隔壁地界有鞑子作乱,理论上来说,他是不能带兵越界的,只能看着,也就是说只能掌兵不能调兵。
    可若再加都督衔,这意味着有调兵权,武将做总兵官加都督衔,和文官做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差不多,就是给封疆们有临机专断之权,也就是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能加都督衔的武将,大明朝屈指可数。
    李成梁顿时就动心了,端着茶盏的手一颤,茶碗和盏托一震之下,发出叮当一声脆响,至于李如松,张口结舌就看着乖官,这小子……不是,凤璋……凤璋今年不过十四五岁罢!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再瞧瞧对方十四五岁在干什么,一时间就生出些沮丧来,这人和人一比,真是要气死人啊!
    而乖官语不惊人死不休,继续说道:“小侄还想保举如柏哥哥为山海关参将,如梅哥哥为蓟镇游击将军……”
    啪嗒一声,李如柏手上正准备端给乖官的茶盏就摔碎在地。
    这要换了平时,李成梁说不准就要呵斥两句,可这时候,李成梁这样老奸巨猾的都没话说了,盖因为乖官的本钱实在下的太足,无话可说。
    这时候,李如松颤抖着嗓音就问,“凤璋,你说的,不是玩笑罢?”即便李如松眼高于顶,在乖官一套组合拳之下,也有些晕晕乎乎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