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明春第312章没抗过旨还叫名士么(第 2 / 5 页)
份不同往日,而他想要出头,就必须做一件让国舅爷忘不掉的事情。
    还有什么比临危救主更能有情分的事情?
    一捏手掌,他手背上一条青筋顿时……但是,即便他上去搏一搏,成了,若国舅爷胆子小,又怎么办?
    一时间,天堂地狱,心念电转,只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对于王启年来说,几乎像是一个甲子那么漫长……额头甚至在寒风中依然渗出豆大的汗珠来。
    这时候,李少南面带微笑,一派从容,左手托圣旨,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三跟手指撩起衣袍一角,食指微微翘起,官老爷的派头摆了一个十足,又往下迈了一步……
    王启年甚至看到国舅爷紧紧握着腰间佩剑的剑柄,修长白皙的手指捏得一丝血色都没有,他可以想象国舅爷此刻的尴尬……
    把牙齿一咬,王启年心中呐喊:要死卵朝天,搏了。
    想到此处,他一下就从旁边窜了出来,劈手从李少南手上抢过圣旨,在一片倒抽冷气的嘶嘶声中就展开了手上的圣旨。
    眼神一扫之下,果然没有内阁的印,王启年一颗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回去了一半:果然没料错,这是中旨。
    接下来,就要看国舅爷敢不敢抗旨了。
    所谓中旨,便是由内廷直接发出的诏命,宋明两朝,文人士大夫们以做中旨官为耻辱,并且屡屡抗旨,有些抗旨专业户如宋朝王安石这样的,一年不抗上几回旨都不舒服。
    李少南被抢了圣旨,犹自不敢相信,这天下,只听说过抗旨的,却没听说过抢旨的,他一怔之下,顿时想到了一个极大的漏洞,当即背后汗毛竖起,除了一背脊的冷汗,不顾仪表就扑了上去,口中犹自呐喊道:“好个走狗,敢抢圣旨,那是夷三族的大罪……”
    王启年岂能管他,弯着腰几个垫步到了乖官跟前,就把圣旨递了过去,怕乖官不明白,还低声提醒了一句,“国舅爷,这是中旨。”
    乖官岂能不明白什么是中旨,明史绕不过去的东西,中旨这东西,如果非要解释一下的话,打个比方来说,国家最高领导人指着一个自家亲戚或者二奶小三随便什么样儿的人,就对一省之长说,这是我那啥,你给我处理下,到你手底下做市长去。这便是中旨,不符合律程序。
    而如果是一个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经过公务员考试,下基层开始干起,一步步提拔起来,然后国务院下了文件给地方,说某某忠诚干练,一下子提拔,或许越了那么一两级,但是符合律程序,这就相当于内阁盖章的圣旨。
    有看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