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明春第01章前言(第 3 / 6 页)

    等你明白发劲的诀窍,回头再看那些大师诸如李存义、张占奎、孙福全、尚云祥之流,读一读描写他们的语句:一发力,首尾俱颤……
    真传就藏在不显眼处啊!一发力,浑身颤抖,连脑浆都在晃,要是不明白眼前一黑劲就到了,如何看出“一发力首尾俱颤”这句话里面隐藏的武学真谛?
    事实上,那些大师也很清楚的对弟子们说过:不可长练发劲,伤身。
    等到了现代,武侠电影里面常常有类似的表演手法,电影《新少林五祖》里面小屁孩洪文定欺负马超兴、胡德帝、蔡德忠、方大洪等年幼五祖,摆个揽雀尾,身上灰尘震起一层,这就是“一发力首尾俱颤”的电影表现手法,其实,那灰尘是扑在身上的爽身粉。
    这个,就是“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当然,轻易得来不知贵。如我这般,十三四岁,夜里四点起床骑自行车穿城而过去和老师练拳,练完了请老师去茶社,两笼蒸饺一盘烫干丝一壶茶,再来两碗干拌面……晚上再跟老师从八点练到夜里十二点,如是几年,老师觉得差不多了,才把诀窍告诉你。二十年后恍惚,再回头看去,如果老师一开始就把诀窍告诉我,恐怕我也不大信:就这么简单?不可能罢!
    每一种武功,都有她特定的用武之地,就像我前面说的地趟刀法、地堂拳法,两队长枪兵互相乱捅的时候,就是他们的用武之地。
    当近代《大刀进行曲》雄浑唱响时,日本军队迷信“皇军白刃战天下无双”,喊着“退子弹,上刺刀”的时候,马凤图、马英图兄弟俩创编的“破锋八法”就是用武之地。
    当你身陷囹圄,双手被铐但是又需要对付敌人的时候,“武松脱铐拳”或者巴西的“卡波依拉格斗技”就有了用武之地。
    当你是康熙皇帝,需要擒拿鳌拜的时候,玩摔跤的善扑营就有了用武之处。
    当你是警察,需要抓小偷的时候,好罢!据说公安大学已经开始教授合气道,柔道也是不错的选择,实际上,柔道的前身应该叫擒捕术,没听说过日本哪个剑豪或者名将学这玩意儿出身的,江户时代,柔道才真正崛起。
    当你要在人群中暗杀某一个人的时候,日本的忍术,中国的八卦掌是不错的选择。忍术不去说她,这玩意儿本来就是阴人用的。八卦掌,是的,我没写错你也没看错,练八卦的朋友再也不需要懊恼自己为啥打不过练拳击的了,用网络游戏的说法来解释,八卦掌就是一种群战技巧,跑动中杀敌。
    玩网游的时候是不是看见战士追杀法师一边追一边喊